高底鞋/
在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有一部分是防走光。明朝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时期,女人的衣裙要把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包住,包住的同时还要不妨碍走路,所以出现了“衣曳地则覆履,惟见底,故底高。”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
盆底鞋/
也称“高底鞋”,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
鞋底以木制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
花盆底鞋的流行据说是为了遮丑。满清入关之前,女子从来不裹脚,可是当他们主宰中原之后,逐渐受到“三寸金莲”的影响,认为脚大是有损威仪的一件事。因此,清朝贵族女子为了遮丑,便穿上花盆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