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高祖乾亨元年(917),知圣禅师示寂。韶州刺史何希范奉高祖之命,请文偃禅师继任灵树之法席。后文偃禅师又于乳源云门山别创新寺,盛传雪峰宗旨,世称云门宗。
文偃禅师示寂于乾和七年(949),春秋八十六岁。
文偃禅师悟道公案时,睦州陈尊宿住龙兴寺。陈尊宿,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每日以编织草鞋为生,丛林皆称之为“陈蒲鞋”,或者直接称为“睦州”。其接人一向以机锋险峻著称,平时经常闭门不出,不轻易接引来参者。
一日,文偃禅师来到睦州,可是睦州和尚一见他,故意装作没看见,马上关上门,文偃禅师于是上前敲门。
▲云门祖殿供奉文偃禅师像
睦州和尚问:“谁?”文偃禅师道:“某甲。”睦州和尚又问:“作甚么?”文偃禅师道:“己事未明,乞师指示。”睦州和尚开门看了他一眼,一句话也不说,又重新关上门。
第二天,文偃禅师又前往扣门造访,睦州和尚仍然闭门不出。到了第三天,睦州和尚才开门,他刚将门打开一线,文偃禅师便使劲往里面挤,睦州和尚一把擒住他说:“道!道!”
▲文偃禅师法宝铜印
文偃禅师正要开口答话,睦州和尚却一把将他推出门外,说道:“秦时轹(duo lu)钻(一种用车拉着转、使之钻物的大锥,一般用后便弃之不顾。后用它来比喻无用之物或无用之人)。”说完又猛地关上门,将文偃禅师的一只脚给挤伤了。文偃禅师豁然有省。
文偃禅师和云门寺在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下,有一座千年名刹,这便是佛教禅宗“云门宗”的发源地——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寺由文偃禅师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时年60岁的文偃经奏准南汉王同意由原驻锡地灵树移庵,领众开创云门山,他“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经历5年而告功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