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发的上一条朋友圈,是什么内容吗?”
忽然被同事这么问,我怎么也想不起来。
奇怪的是,上周末同事朋友圈里去宜家拍照,坐在车里吃冰淇淋的场景,我却记得清清楚楚。
好像我们更容易记住和羡慕他人的生活,总觉得别人的朋友圈都很精彩:
美食店打卡、健身房自拍、热闹的生日聚会、放假出游……
觉得自己的世界一地鸡毛,没什么发光的事:
狭小的出租屋、做不完的工作、一公里内的活动范围……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好像都忘了,朋友圈的没张照片都带有几层滤镜,每条文案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揣摩。
所以,不要急着羡慕别人朋友圈里的生活。
先看看褪去光环和滤镜后,生活真实的样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没有完美的生活
滤镜背后才是大多数人的现实
雷抒雁在《星星》中写道: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空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不是它本来的样子,而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
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只是别人生活中极少的一部分,就像黑夜里短暂绚烂的烟花,就像阳光下飞舞的彩色气泡。
所有看起来的完美的生活,都并非常态;在这些精挑细选的瞬间背后,有无数个不完美的时刻。
滤镜背后的狼狈生活,别人选择了仅自己可见,就像我们不想把自己最难过和最无助的时刻,暴露在阳光下一样。
你看到别人周末打卡网红美食店,可事实上东西不好吃还贵;
别人千元球鞋一双又一双,确实酷炫,但背后也许是每个月令人焦头烂额的信用卡账单;
那些在野外、在海边的美照背后,是带妆几个小时的暴晒、凹造型……
我们要有分清现实和虚幻的能力。
如果将别人精挑细选的朋友圈,当成生活的常态,我们就避免不了焦虑。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制造焦虑。
不要让朋友圈里的动态,给自己设置一个无法跨过的台阶。这只会让原本就不容易的人生,难上加难。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我们应该做的,是用乐观和热爱做底色,给自己的生活套上滤镜。
不要试图在朋友圈里寻找生活,就像我们不会把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当成现实。
以前我也羡慕过在世界各地游玩、上过直升机下过深海的人,可后来我发现,写完一篇满意的稿子,买上一瓶可乐,在公园的椅子上咕噜咕噜喝完时,才是发自内心地满足和快乐。
你的生活,真的有很多值得记录和喜悦的时刻。
如果你依然保持着怀疑和不确信,那就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