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项羽认为目前的战果和功劳都是他项家的。天下也是他与叔叔起义打下的,将士们一直以来都听命于他与项梁。而现在的他们,就是夺权。
在这一次封配中,刘邦兵多权大。而自己呢?只是一个次将,虽然有诸多不甘,可也无奈,只能自己咽下这口气。
他对逝去的叔叔感到不值,这个恨也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其次,项羽本来就不愿意屈居于人下,想自己成为那个统治者,所以从看到秦始皇的那一刻,他便说自己能够取代他。
史记: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代之也。”
他从来就想自己当王,项梁也如此。所以在陈涉起义时,他与项梁也共商,砍了那位想找他合作起义的会稽郡守殷通的头,然后取而代之。
史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义大泽中,同九月,会稽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义,同九月,会稽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那边全都造反了,这可是上天要灭秦朝啊!听说做事领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也打算起义反秦,让你和桓楚统领军队。”
项梁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命项羽砍了人家会稽守的头。
本来人家是看好项梁,与他商量着计策想法,没想还被其*害夺权。所以从这点看来,叔侄俩都是同类人,都不想被人约束屈服。
再者,项羽是一个不受委屈的人,而且容易迁怒别人。他觉得项梁死后,他受了很多委屈,他的这口气总要找到一个出口,而恰好刘邦就是。
后来,就因为刘邦先入灞上,所引发的更深层次的矛盾。
刘邦抢先进入秦朝的首都,项羽不甘心
史记载:怀王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自楚怀王命刘邦向西进军关中,并与众将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
而刘邦确实平定了函谷关,打败了秦军。可对项羽来说确是不甘心,因为谁先进去就能做王。
他恨怀王不让他与刘邦一起攻打函谷关,恨他把他任为次将,而不是主将。
他更不甘心的是,刘邦比他先进入秦国首都,还没对秦王子婴进行*之,金银财宝、妇女也丝毫不动。范曾觉得此乃天子气度,明明就是把自己当王了。
项羽也怀疑刘邦志不小,所以想*了他,谁知在鸿门宴上被其设计逃脱。
鸿门宴上步步陷阱
鸿门宴上,项羽的末将范曾却想方设法地想要*刘邦,如果不是项伯处处庇护,也许老命都丢了。
就算已经与项羽表明了态度说:从来没想当王,那么还是避免不了那场*身之祸。
还好在张良与樊哙的设计下进行逃脱,可能刘邦也是因为有了这次的经历,在面对他人的劝说时才会有所改变自己内心想法。
后来因鸿门宴的事之后,项羽也不好再找刘邦,就算和解了。于是与诸侯商量一番后,便开始分封天下,立诸侯为侯王。
项羽、范曾还是疑心刘邦想当王,于是俩人便暗中计谋封刘邦为汉王,任命他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并只给了他三万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