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普遍跟奶奶亲,小孩只跟奶奶亲怎么办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20:47:08

原因三:小孩子也深谙“远香近臭”的道理

网上流行一句话:“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爸爸回家就上网”。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孩子都是姥姥、姥爷带着的。

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姥姥、姥爷自然对他的约束就会多一些。如:管着孩子看电视、督促孩子写作业、做错事了严厉地批评。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这些就会被孩子视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孩子在爷爷奶奶那边就相对轻松一些,本来见面次数就少。见了面,老人也不忍心逼着孩子做一些他不太愿意做的事。轻松的氛围,自然会让孩子更加享受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的时间。

不用太伤心,孩子“白眼狼”心理学有解释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越来越觉得孩子有些“白眼狼”的潜质了?

不过,姥姥姥爷也完全没有必要伤心,孩子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太小还无法拥有同理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然会知道姥姥、姥爷的好,那时也会和姥姥、姥爷变得更加亲近。

说孩子是“白眼狼”,我们其实都错怪孩子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心理学家皮亚杰很早就研究过,他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

小孩子普遍跟奶奶亲,小孩只跟奶奶亲怎么办(5)

皮亚杰在一个立体的沙丘模型上放了三座山,让一些2~7岁的孩子从前后左右分别观察,最后让孩子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人看到的是哪一张图。实验结果: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自己角度所能看到的图片。

这个著名的三山实验就很好地说明,7岁之前的孩子没有“同理心”,孩子们都是“自我为中心的”,这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大特点。

你看,了解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姥姥、姥爷们是不是心里好受很多了呢?不是孩子们“白眼狼”,而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还未健全,他们还不具备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如何让孩子更加亲近自己?

姥姥、姥爷天天出力最多,最后还遭埋怨,这事还挺让人糟心的。那有没有方法能让孩子更亲近点呢?还真有!

小孩子普遍跟奶奶亲,小孩只跟奶奶亲怎么办(6)

首先,姥姥姥爷一定要摒弃外孙是外人的想法。

其实,孩子对大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他们经常会把外界的一些事情归因到自己身上。

“外孙是外人”这种想法真的很影响祖孙关系,孙子和外孙都流着你的血液,有啥不一样?如果非说孩子不跟你姓,那和女儿商量商量要个老二随你姓!

小孩子普遍跟奶奶亲,小孩只跟奶奶亲怎么办(7)

其次,尽量直白地跟孩子表达爱意

2~7岁的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并不是孩子不想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生理条件不具备。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说:“我看你都是因为妈妈”,孩子自然就会觉得你并不爱她。

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直白地告诉他:姥姥爱你,姥爷爱你!你可以跟他说:“因为姥姥、姥爷 太爱你了,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有你的城市!”

这样表达爱意,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爱,被重视,自然也会有更强的归属感。

小孩子普遍跟奶奶亲,小孩只跟奶奶亲怎么办(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