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本来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尤其寒露前后,昼夜温差加大,天高云淡,不仅钓鱼人倍感舒适,心情也会大好。但就在如此好的钓鱼季节,夜钓和早晚钓鱼的时候,却常见鱼没口或短时间鱼停口,怎么打窝都没鱼,而此时也会出现水面起雾甚至鱼竿“出汗”~这就应了一句话“鱼竿出汗,钓鱼白干”——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鱼竿会“出汗”?钓鱼人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
突然的降温是元凶鱼竿“出汗”,其实不局限于秋季,只要是气温明显下降的时候,都常见。换个更普遍的角度,可以说昼夜温差达到一定程度,都常见这种现象。由于空气温度明显下降,而水体甚至泥土良好的保温效果,就导致了水体和空气温差明显加大。随着热交换作用和温度促使水体蒸发散热,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这就出现了“雾”。而此时光滑和温度同气温的鱼竿甚至钓箱等物,更容易被水蒸气吸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就会“粘结”在表面出现小水滴,进而就出现了“出汗”一样的现象。这本质就是咱们一直提醒的“别拿气温当水温”,气温由于气体特质,变温和交换会很快;但是水体不行,水的温度不仅相对变化迟缓的多,更会分层。这个不难理解,就连凉水杯里倒入热水都会出现长时间水温分层现象的。尤其寒露前后的夜钓,北方许多地区已经接近寒冷了,这些地区就更应了另一句话:夜钓鱼竿出汗,钓鱼人才算凉透了~(不出鱼,心都凉了)
图片是为了拍摄效果,其实表面一层细密的水雾状态,就是鱼竿“出汗”了~
鱼竿出汗,水压降低从上边的原因,就可以看出,水热却空气凉,热的交换、水体散热会导致蒸发量明显增加。无论突然增加还是持续大量的蒸发,都会导致水压降低,水中敏感的鱼类会出现降水般的应激性反应。所以此时的鱼类常见本能性的“弊害”逃离垂钓区域,远岸或扎深水。这其实在空气干燥但日照强烈的时候也会出现,本质都是水体蒸发量太大造成的,这在“一潭死水”的地方尤其明显。可能这一点许多人并不认可,但是想想月亮近地水面并没有上涨,但是同样水压降低鱼会停口一样。蒸发可以再举例,就像一杯热水,晾一段时间,会发现水位明显的低了。这就说明温差导致的水挥发现象,是很明显的,蒸发量细算也是很大的。
鱼竿出汗,水质缺氧蒸发量较大,水面雾气集结,这些都会导致水体的溶氧量降低。水质溶氧降低,并不一定对鱼马上产生缺氧作用,但是鱼类本能性的反应,较大的雾气会常见鱼缺氧般停口和游离钓点。严重的,此时会在远岸的浅层或浅滩找到鱼群,这是在山区截流、水库夜钓的钓友经常能遇到的现象。如果水面雾气持续的时间长,尤其在水肥的区域或池底死藻过多的地方,鱼还会浮头。温差大的夜钓、尤其秋季夜钓更是经常出现此类现象,许多环境要到凌晨5-6点才能缓解,严重的会早晨都持续水面雾气。这种现象很正常,但是能否下竿就要看具体的温差、水质和池底了,如果水质趋于正常、水底没有处于氧反应缓慢的现象,随着太阳出来温度升高就好了。否则,天亮的一段时间都要谨慎下竿。
鱼竿出汗,位置要换鱼竿出汗了,鱼停口了,此时怎么办?结合上边我们分析的原因,常见就是两个应变思路,一个是换竿长、一个是换钓点。此时切记不要纠结饵料了,更不要狂打窝料了。根据上边两条所述,首先要判断鱼可能在哪里,是降水般惊恐远岸?还是因为缺氧般扎到浅水区,这是“位置”变换的先决条件。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进水口,即使很缓的进水,此时也是有效的。甚至进水区域的鱼,依旧好钓。因为这个区域相对是溶氧、水压、水位一直趋于平定的。
不要纠结不等于饵料就不用改变,这里也要说说饵料,但此时只是应变性的调整,目的是更换钓点之后,叫饵料更适合:
调整一,判断鱼是降水般远岸的时候,此时饵料适合配合些“腥”,而且增加人闻呈味的诱鱼。因为针对远岸有降水反映的鱼,加“腥”是很有效的,但加哪类“腥”饵就要看实际的水质、温度、和针对的鱼种了,这一点可以参看下边的扩展链接。
调整二,判断鱼是缺氧般扎浅水的时候,此时饵料第一要控制雾化,即加粘饵料。甚至要降低饵料的密度和刺激性。此时添加剂或“呈味”饵料的配合建议主适口性为主的东西。因为这是“找鱼”垂钓的性质了,此时还突出诱鱼,常见所用的饵料和添加剂会出现反作用。这一点用什么加粘饵料最合适,同样可以参见下边的扩展链接。
写在最后虽然这个文章咱们是在秋季发出的,但这类“鱼竿出汗、钓鱼白干”的现象不仅局限于秋季,无非许多地区秋季高发。这类现象更常见于一些山区、半山区的夜钓,因为这些地方在区域内常见是昼夜温差较大的。尤其如果我们垂钓的是一些放生鱼、饲养鱼、投入鱼,此类鱼对环境缺乏时间内的适应,远不如纯野生鱼,所以本文影响会表现的更“充分”。现象都有深层次的东西,尤其关键的程度,程度一旦够深那就是严重影响甚至“停口、没鱼”的概念了。所以,所以单写一篇文章出来提醒。深秋广义的不好钓鱼,其实主要原因更来自“换季”的综合性问题,而且“冬变春”和“秋变冬”即使温度一样,原理和应变的思路却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咱们计划下周来说~
扩展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