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SHOW TIME秀迷》2015年12月刊
订阅杂志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文/ Mary Fischer
翻译/卡卡
编辑/Moses
任何美国犬展圈子的人都无法抗拒几年前中国藏獒的超高价格,亦无人能够忽视近期关于同一国度将藏獒送入屠宰场的悲惨境遇的文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种高贵、聪颖、价值连城的动物在短短数年间遭遇到如此待遇呢?
很多外行人对此表示万分惊讶。突然刮起的流行正是毁灭一个伟大犬种的罪魁祸首。藏獒只不过是被逼到灭绝边缘的最新最极端的案例而已。首先是政治倾向压倒犬的本国环境,接着一股无法预测的流行风向威胁到使得藏獒逃过灭绝命运的少数尽职的繁殖者,抢夺其努力成果。最后就是无可避免地市场崩溃,藏獒顿时成为了当地本身就不需要的贬值日用品。这就像是一列疯狂的火车,最终也只有我们这群真正热爱藏獒的人来收拾残局。
早在四十年前阅读《犬类世界》一书(美国刊物,并不是同名的英国周刊)时我对藏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讲述了藏獒的传奇故事以及著名的Ausables犬舍,美国东海岸藏獒基础犬舍。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然后我抓起了电话拨通了文中留下的号码。在与Linda Nash珍贵的数小时谈话中,我不得不泄气地承认虽然自己有着饲养野生和驯养动物的丰富经验,却并没有饲养藏獒这种大型犬类的合适条件。我们二人都很失望,不过我保证一旦自己克服了这一困难之后,就会立刻订购一只幼犬。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耗费了近二十年才具备了饲养首只藏獒幼犬的稳定条件。在这一通电话之后,藏獒发生了巨变,我的生活亦是如此。
我搬到了西海岸,并且很幸运地能与美国首位真正的藏獒作者,《喜马拉雅山脉的传奇护卫》一书的作者Ann Rohrer进行磋商,我希望能从所有重要犬舍获得幼犬进行繁殖。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雄心壮志意味着什么。毕竟我曾与Funquest, Sierra’s, Drakyi- Timberline以及一些欧洲代表血系的犬相处的都不错。由于藏獒这个犬种最初非常稀少,各个血系之间盘根错节,这对于我在西海岸的繁殖计划的开展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前景。
正如大家所说的,这简直就是被泼了当头一盆冷水。在我最早期的繁殖藏獒事业,我不得不承认没有哪个犬种经过爆炒之后落得像藏獒一样的惨状。人们认为藏獒是凶残、神秘,几乎无法训练的大型犬。有些人将藏獒分为畜牧犬,并觉得它们已经在本国灭绝了。这些推断都毫无依据,但是关于灭绝的猜测确是很不幸地接近事实了。
在我们检验上述说法之前,我们必须先对要探讨的犬进行定义,了解其历史。藏獒这个命名变得重要了,多数对藏獒感兴趣的西方人士既不会说藏语也不会说汉语,这是该犬种面临的一大历史问题。Robert V. Ekvall算得上是其中的特例了,他不仅精通上述两种语言,还会数种西藏当地方言。他对于藏獒发表的讨论让我们形成了对这种犬在当地环境下,特别是1923年至1941年间所处的地位和功能的大概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将西藏古老生活方式的终结日期提前了。
早期西方探险家和旅行者进入西藏时,藏獒曾经被称为藏獒犬。理解“马士提夫Mastiff”(“Mastin”(法语)“Mastino”(意大利语))一词的意思非常重要,指代的是大型犬。因此藏獒犬指的是西藏大型犬类。数个世纪以来西方人将自己在喜马拉雅地区获得的幼犬和成犬陆续带回西方世界。
1847年印度总督Lord Hardinge送给维多利亚女王一只“来自西藏的大型犬” Siring。1873年英国犬舍俱乐部成立之时,首部犬种黄页中就将来自西藏的大型犬正式归到了“藏獒犬”之下。威尔士亲王(也就是之后的爱德华国王八世)又引进了两只藏獒犬进入英国。这对犬在1875年的亚历山德拉宫廷犬展中进行了展出。除此之外就很少再有藏獒引进英国了,这块大陆直到1928年Hon. Col.担任锡金、尼泊尔和西藏行政长官期间,他和妻子Bailey女士一次性引进了4只藏獒犬。Bailey夫妇,特别是Bailey女士对当地文化和真正的犬类繁殖者尤其感兴趣。她可以说是西藏旧制度和犬类繁殖的见证者。1931年她在英国成立了西藏犬种协会,该协会的标准被犬舍俱乐部所采用,其后FCI亦采用了这部标准。
西藏犬种通过了好几种不同方式被引入美国。20世纪50年代,一对藏獒犬被拉萨作为外交礼物送给了总统艾森豪威尔。这对犬被送到了总统的盖茨堡农场,自此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当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有些来到加德满都和尼泊尔的游客中也不乏有长远眼光的人,他们发现将“禁运”的藏獒犬偷偷装在笼子里运回国是有利可图的。在那个年代海关官员是非常不情愿开箱检查货物的真实性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直接放行。同一时期,个别藏獒犬通过更加便捷舒适的方法从尼泊尔和印度来到了美国,也正是这些早期引进的犬成为了美国藏獒犬的基础犬。
在这期间关于西藏地区情况的恶性消息几乎天天见诸于报端,这种源自于西藏的犬种在美国繁殖者和爱好者的手中获得延续。1974年首胎在美国注册的幼犬是纽约Ausables犬舍的繁殖之作。这一胎可谓是“A”级幼犬,其中的Apache Anne成为了该犬种历史上极有名的种母。这一胎本该是我与Linda Nash之前所讨论计划繁殖的一胎。同年藏獒在美国的发展可以说是难以察觉,但是两个犬种俱乐部在美国成立了——美国藏獒犬协会以及美国藏獒犬俱乐部,之后第三个协会也诞生了。尽管藏獒犬可能并不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顽强,不过那些饲养它们的人可就是名副其实了。几乎是同一时间Ann Rohrer的在西海岸的Langtang犬舍诞生了几窝幼犬,这几窝幼犬的父犬和母犬正是从尼泊尔引进的“Kalu”和“Kipu”。
然而不幸的是,出于挽救这种即将灭绝动物的考虑,很多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犬被随机选来作为美国早期的繁殖犬。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的一些犬并不是西藏僧侣和贵族以及探险者们所认可的犬。事实上,藏族人特别厌恶那些胡乱游荡的狗,他们称其为“街犬”。Drukpa游牧民族繁殖出的犬确实与营地周围游荡的半野生犬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他们真正欣赏的犬则是自己繁殖,并精心保持的骨系(父系)和肉系(母系)。这才是藏族人传颂和珍惜的藏獒,他们亦称其为“Dokhyi”(多吉)。这个名字指代的是“被系着”的犬,也有着进入和进攻的意思。
一些藏獒犬被用于护卫用途,这一点毋庸质疑。不过在西方人的眼中它们其实并算不上是一种典型的牲畜护卫犬种。它们与牲畜之间并没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试图训练它们去护卫牲畜并不太成功。其实这种值得信赖的犬种最初是与人类有着联系。在西藏,它们护卫着游牧人的家族——他们的帐篷、马匹、孩童和老人等。换而言之它们真正护卫的是特定的家庭以及该家庭所有的一切事物,包括牲畜。
它们是否异常凶猛呢?藏獒犬是一种来自于广阔危险地域的乡村犬种,它们倾向于做出突然的决定:“谁从旁经过了,朋友还是敌人?”并以此做出相应的行动。它们保留了这种能力直至今日,它们的这种非凡的判断能力可以说是真正了解这个犬种的人士最看重的特点。是的,它们体型巨大,外形令人印象深刻。不过犬的性情才是真正的繁殖者关心探讨的话题。在没有经过适当的接触的情况下,任何犬种都不可能对儿童和其它幼小动物表现出善意。西藏游牧民族居住在恶劣的环境之中,他们没有多余的粮食去饲养一只会对家庭和牲畜造成危害的狗。因此这种犬的繁殖意图是保卫自己的领地,评估所有可能的威胁因素。大家需要谨记的一点就是这种犬还被称为“心之犬”,还能有哪个犬种比得上“读懂”他人的内心更加厉害呢。
不过与此相反的是,这个地球上总有些令人讨厌的人喜欢拿自己的争强斗狠加到藏獒犬身上。笔者就曾看到过一些聊天记录,多数是中文,会有人提出:“一只300磅重的藏獒能不能打赢一只狮子?”跟这些人争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300磅的藏獒,而狮子则重达500到700磅这些实际问题压根毫无用处。回答者信誓旦旦地说如此巨大的狗绝对存在,并且是无敌的。甚至后来还真有人进行了这么一次比试(当然带有赌博性质),比赛的最后我看到这两只动物毛发倒竖,不得不各自小心翼翼地避开对方,因为在自然之中,一点点伤口都可能导致丧失能力或是死亡。
最早我们听到大型藏獒犬,在一些圈子里被称作“Tsang Khyi”。人们最早听说这个巨型的犬种还是通过马可波罗,他将它们描述成了“堪比驴一样大小”的狗。很多爱好者和繁殖者被传说所误导,总结出人们从未见过这种巨型犬的原因无外乎是西藏游牧民族将它们隐藏了起来(也可能已经灭绝)而出现神秘的“断层”,或者就是繁殖基因库被冲淡(这其实也是事实)。有人发现体型很小的母犬产下的幼犬能够成长为体型巨大的成犬,因而就有人希望凭借手中现有的犬来重新繁殖出这种传说中的巨型怪兽。
确实,几乎每一种人类所知的巨型犬种都或多或少地在发展中的某个阶段与藏獒犬有点关系,更是不乏其他徒劳地企图通过与它们繁殖产出体型更大的犬。基因分析的年代对这些欺诈行为几乎可以说是无能为力,但是通过DNA测试结果却发现这个犬种是最近才诞生的。当然结果自然是否定的,不过可能是脱氧核糖核酸进入了西方繁殖犬身上(后来亦在中国犬的身上发现)才造成了这个结果。有很多线索证明藏獒犬一直以来都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犬,不过并没有太过巨大。对于真正热爱这个犬种的爱好者而言,它们的体型足够大了,毕竟它们又不是妖怪,所有了解这个犬种的人都觉得无论其体型如何都绝对算得上是大块头了。现在不少人都开始质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见过藏獒,不过他用来形容这种犬的参照物就值得思量了,想必欧洲读者们都很熟悉西西里岛驴子的体型,一只四脚着地,肩高至人大腿处的犬虽然很健壮,但是跟传说中的大小还远远挨不上边。
更加早期的时候,“Tsang Khyi”这个词唯有Ekvall在自己后来刊登的藏语文章中提起过一两次,其他就再无任何可供参考的线索了。对这个名词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说这个词指的是“来自Tsang(传统的西藏地区的江孜和日喀则的城市)的犬。”另外一种可能,我个人在与藏族人(包括了解多吉犬的西藏游牧民族)的数次探讨后则认为是藏语“Senge”(狮子)的意思,在某些当地方言中与Tsang的发音非常接近。特别是某些特别出色的犬会被称为“狮子犬”,人们亦会亲昵地喊它为“我的小狮子”。我甚至怀疑那些无良狗贩是否就是从这个对宠物狗的爱称演变而来的,并非是这种犬最开始的叫法。
现在我们该来说说这个犬种的性情,带有贵族气质的神秘犬种。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在与这个犬种打交道的一生时间里发现,其实它们并不神秘。藏獒犬的曾经和现在,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天性和威严且非常顽皮,对自己所爱的人异常温顺和热爱。探险家Sven Hedin的评论是吸引我首次将目光投在这个犬种身上的原因,他非常欣赏这种犬的天性,更甚其外形。我也发现了这一点,一只藏獒犬全心全意地付出,事实上它们甚至愿意用生命保卫自己爱的人,当然爱它们的人也会竭尽全力去保护它们。
对于藏獒犬很难接受训练的看法是错误的。其实它们可以非常配合,并以能为家庭出一份力而骄傲和自豪。确实它们并不适合人类训练诸如德国牧羊犬等其它犬类的一般方式。藏獒犬/多吉犬兼具谨慎和智慧,依靠死记硬背式的传统训练方式能把它们给逼疯掉。它们可以迅速地学会教给它们的大多数指令行为,也能为了讨好主人而去热切地执行指令。但是它们真正的任务是看家护院,一旦它们发现并没有领地需要巡视的话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它们还会在夜晚吠叫,晚上将它们牵进屋内就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从我的犬身上得到了极大安慰,它们会在夜里间隔着去进行巡逻(至于其他时间就会在地上鼾声震天地打盹睡觉)。
试图让藏獒犬去从事雪纳瑞的工作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促使这种犬行动起来的是自身意愿,它们还要严格限制自身去动用武力。我们可并不想浪费它们本身的才能,如果它们没有察觉到实际上的危险,即便是在人的指令下也不会贸然发动攻击。试图发出无谓的攻击命令会导致犬的混乱和危险,虽然通常情况下是无效的指令。我自己的犬在进行伴侣犬测试时就判断出发出“尖叫”的人并不构成威胁,它们先是站立起来然后判断完毕之后就又蹲了下来,这就非常典型。曾经还听说过有人恶意地去殴打藏獒犬,还故意不给它们东西进食,以达到让它们变得凶残的故事。这帮人失败了,有两个人把这只犬带回去,他们描述说这只犬是出色的动物,然而却已经对生活极端绝望。尽管他们努力为它营造出一个安全、有爱的家,当然它也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得到,它还是在某一天黯然“离去了”。虽然这只犬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它却还是逐渐凋零,最终去世了。这也是藏獒犬与野生动物一般都带有的明显特性,它们无法理解这种强加的生存环境。人们总是认为野生动物都是野蛮凶残的,然而事实却是,它们中的很多都选择在绝望中死去而不是去适应人类加在它们身上的严酷环境(在它们的眼中)。
二十多年前,当我还在为如何获得首只藏獒犬而烦恼不已的时候,Ann Rohrer就曾告诉过我:“不要过于担心了,藏族人深信这种犬拥有护卫精神,它们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家园。”除了对于这一犬种遭到了无良商贩和造神者的过分吹捧让我十分失望,我也变得相信她的话了。这些被过度炒作的犬会跟自己的祖先一样坚持下来。为了制造出从未有过,也绝对不会出现的奇异动物,暂时掌握在丧失道德的商贩手中的犬会遗失掉最关键的东西,也就是该犬种最根本的品质——站在地球最高山脉进行护卫工作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外观相似,却徒有其表。真正的多吉是无法在这种条件下苟延残喘的,就像我朋友的犬一样,它们会选择“离去”。
在最后,还是需要依靠那些该犬种真正的爱好者们去恢复已经遗失的部分,还原我们最初见到时就倾心的这一犬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亦是我们所钟爱和信任我们的犬赋予我们的责任。希望未来的繁殖者们会知道真正多吉犬的关键——就是它们的贵族特征。我很开心自己能在很久之前就熟悉这种犬,因为我现在能够在遇到真正的多吉犬时“感受到”这一点。它们曾经以及现在都是一种出色的动物,即便是去掉所有的神秘光环,真正的藏獒犬依旧还是所有人“口耳相传”的非凡犬种。
为了缩减本文的篇幅,我推荐各位读者几本书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个迷人的犬种:
《藏獒犬,喜马拉雅山脉的传奇护卫》,作者Ann Rohrer 与Kathy Flamholtz,1989 年出版
《马蹄下的田野》作者Robert V. Ekvall,1968 年出版
《西藏游牧社会下犬类的角色》作者Robert V. Ekvall,1963年9月出版
《古老的藏獒犬》作者Max Siber (经典犬类丛书),1995年出版
**************************************
秀迷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chshowtime
秀迷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chshowtim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