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3个为带权威证书的【二田】
难就难在田黄冻和田黄晶 与这些坑头田冻 坑头田晶的区别,因为大多数此类的田石是没有严格区别的标准,我们一般是以沁色程度及皮的完整程度来判断。
田黄石整体来讲可分为 冻地田和糯地田,顾名思义冻地田里包含 田黄冻和田黄晶,糯地田是不透明的想糯米一样熟成的那种田
上图为糯地田
冻地田和糯地田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玩家更喜欢哪一种罢了
再讲讲怎样用田黄石作品的皮来判断
古代(清代中期之前)田黄石大多都是制印的,那时候的标准就是方章和纽章,于是几乎没有留皮的概念,但是到了清中晚期,随着田黄石资源越来越宝贵,开始构思怎样以最大限度保留田黄石的前提下做印章,于是随形章(开始留皮)出现,到了后来能制印的大材越来越难找,于是把件和摆件成为主流,皮也随之而留,所以我们能看到的田黄石大多数都是刻意留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损耗,后来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开门(皮作为判断开门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判断无皮的田黄时,首先要判断为何去皮?是不是老章?如果是老章包浆如何?是不是做了方章?
上图为清代田黄方章
判断此类无皮田黄时,要看别的特征,如格(红格)和丝(萝卜纹)是否俱在?如果质地没问题,包浆也没问题,光泽没问题,格和丝等特征俱在那么可以判断为田黄石老印章。
但是如果包浆,格和丝等不是很明显,尤其是质地不熟那么可以打问号了(?)
因为要问,为何去皮?是不是因为皮不干净或皮不是田黄的皮所以留皮不如不留?这种除了无皮其它特征都符合要求的可以认定是人为去皮,可以判断为二田一类(不开门的田)
如果无皮,质地也不好,也没有格丝等那么就可以直接判断不是田了(即便外表很像田)
其实判断田黄石的所有前提条件是质地要稳定,怎么判断质地稳定与否呢?就是去油之后是不是容易干燥?皮上起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