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条约内容,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09:00:18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大清于第二次英法联军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各自签订的战败条约。咸丰皇帝委任钦差大臣恭亲王奕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北京条约使清朝增加对英法的赔款数额,增开商埠,并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司给英国。条约还承认1858年《瑷珲条约》有效,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北京条约内容,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

三份条约正本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

本条约系属天津条约之扩充合约。源自英国大使欲依天津条约第56款于女王批准后赴大清京师换约,但船只行驶至大沽炮台时受驻军所阻;致使英方强行叩关肇生冲突所致。

大清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英联合声明中并没有声明废除此条约,而是声明香港地区(即香港岛、九龙及新界)是中国领土,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9条,任何条约于其全体当事国就同一事项缔结后订条约,且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视为业已终止:

大清与法国于1860年10月25日签订条约,法国代表为葛罗男爵。约文中法文共27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大清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

在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之前对英国、法国调停战争有功,逼清廷签署这条约。当时咸丰皇帝出走热河,负责一切善后工作的奕䜣求和心切,就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条约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并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两项条约划定现代中国和俄罗斯的东部疆界。另外,条约中为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作出原则规定,成为后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分界基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