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只要宝宝的体重在-2SD到 2SD之间,没有剧烈波动或增长持续下降的情况,即可判断宝宝体重处于正常的发育状态。
而对于体重在-2SD到-1SD之间趋势正常的宝宝,虽然相对瘦小,但也是健康的发育状态,宝妈不必过于焦虑。
但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偏离了原来的生长区间,出现长期停滞甚至是下降的情况,则属于生长异常。
相较于身高,体重受遗传的影响不大,我们更多地需要从膳食摄入、营养消化吸收等方面考虑原因。笨爸爸帮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1、进食量不足
如果宝宝不好好喝奶吃饭,导致摄入的食物总量不足,就会影响体重增长。
为此,我们需要找到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是因为不喜欢某款奶粉的口味?还是因为饭做得不好吃?又或是因为零食吃得太多?通过不断地尝试调整、耐心引导,来提高宝宝的食量。
2、膳食成分不合理
有的宝宝只爱吃肉,有的宝宝不吃主食,有的宝宝不吃蔬菜……这些挑食偏食的习惯,可能造成宝宝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进而影响体重的增长。
所以,我们要培养宝宝均衡饮食的习惯,谷类、蔬菜、水果、肉类、奶类、蛋类等各种食物搭配着吃,营养均衡才能更好地长肉。
3、消化吸收不良
如果宝宝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吃进去的营养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利用,那么也会影响体重的增长。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来说,食物的质地、加工方式等是否适宜,会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比如,1岁以内的宝宝如果吃大块、较硬的食物,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有的宝宝吃饭不好好咀嚼,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对于还在喝奶粉的宝宝来说,奶粉各种营养成分中,乳糖较其他糖类更好消化吸收,OPO、天然乳脂、中链甘油三酯(MCT)等脂类,也相对好消化吸收一点。不过,还是要综合奶粉的整体配方情况来看。
另外,乳糖不耐受宝宝和乳蛋白过敏宝宝,需要食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才能更好地摄取营养,促进生长。
4、特殊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脏病、慢性肺部疾病、急性感染性腹泻等特殊疾病,会导致宝宝无法正常吸收营养,从而出现长期低体重的情况。
这类宝宝应在营养师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长监测和营养治疗。
综上所述,只要宝宝的体重在正常区间范围内稳定增长,宝妈们就不必担心。如果确实出现体重增长异常,先别急着换奶粉,要从喂养、膳食、消化吸收、疾病等方面找原因,再对症解决。
宝宝便秘,应该喝什么奶粉?便秘虽然不像“长个”、“长肉”那样,经常会出现偏主观的判断,但同样也会有一些误判的情况。
比如说把宝宝几天不拉耙耙的“攒肚”情况误认为是便秘。也会把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归结到奶粉的身上。
当宝宝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精神不佳等便秘表现时,在奶粉广告宣传的影响下,许多宝妈首先想到的就是换奶粉。
但其实,导致宝宝便秘的因素不止奶粉一种,涉及喂养、药物、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从中找出宝宝便秘的真正原因,然后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笨爸爸帮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1、进食不足
宝宝进食不足,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则消化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就会较少,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减弱,造成大便量少且干燥。
为此,我们需要多留意宝宝的体重增加情况,保证宝宝每天的饮食摄入量,按时喂奶、喂辅食,耐心引导宝宝摄入足量的食物。
2、膳食成分不合理
如果膳食中的蛋白质过多、膳食纤维过少,像有些宝宝不爱吃蔬菜、只爱吃肉,那么就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引发便秘。
因而,要注意合理安排膳食种类,多给宝宝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薯类等,每天保证足量饮水,婴幼儿应避免高蛋白饮食。
对于吃奶粉或混合喂养的宝宝而言,奶粉本身就不如母乳好消化吸收,而如果以棕榈油/棕榈液油作为奶粉主要的脂肪来源,则更容易与钙产生皂化反应,进而导致便秘。
所以,有条件的话尽量母乳喂养。如果要吃配方奶粉,可以选择不含棕榈油/棕榈液油,或添加了膳食纤维/OPO/天然乳脂/益生菌的奶粉,可能会减少宝宝便秘的机率。
但是,换奶粉并不意味着一定管用,宝宝消化系统的发育程度、添加成分的种类及添加量等都可能影响实际的效果。
3、食物加工/奶粉冲调方法不当
1岁以后,如果宝宝食物加工得过于精细,还吃泥状或细碎食物,则也可能造成便秘。
另外,如果奶粉冲调得过稠、浓度过高,造成宝宝肠道渗透压增高,也会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
所以,我们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情况,合理加工食物,1岁以后不必过于精细,适当添加粗粮,并严格遵循奶粉罐上的“冲调指示”来冲奶粉。
转奶不当,或者是乳蛋白过敏的宝宝,也会多发便秘。需要做好转奶,或者在检查确定过敏的情况下,换食特殊婴幼儿配方奶粉。
4、营养补充剂或用药不当
过量补充钙剂、铁剂可能会导致便秘;长期服用泻药、抗惊厥药、利尿药、抗酸药等,也会使肠蠕动变慢而造成便秘。
因而,不可随意给宝宝补充过量的钙和铁,并尽量选择食补;使用药物应谨遵医嘱,没有特殊情况不要给宝宝长期服药。
5、心理原因
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比如:去到陌生地方、与陌生人接触等,可能会使宝宝的心里产生紧张和焦虑感,进而造成便秘。
所以,应尽量不要打乱宝宝的正常生活规律,并逐渐训练和培养宝宝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6、疾病原因
佝偻病、呆小症、先天性肌无力等疾病,巨结肠、肛门裂、脊柱裂、肛门或直肠狭窄等先天性生理异常,均可能引起便秘。
这些情况就需要先带宝宝就医,治疗原发病,再考虑便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