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本来诸葛亮只是 卧龙岗上的一个隐忍居士,奈何受到刘备垂青,三顾于草庐之中,问以天下统一大计。诸葛亮“不出草庐”,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式,提出首先夺取荆州、联吴抗曹、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先三分天下,后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后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诸葛亮预想的轨迹 ,直至公元221年刘备在汉中建立蜀汉政权。
因此诸葛亮多被人比作“智多星”,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但是,诸葛亮的这个称呼却并不恰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诸葛亮在第七次北伐途中意图利用火攻的方式击败魏军,公元234农历6月的一天,诸葛亮命人将司马懿大军引入上方谷 ,一时间漫山遍野燃起大火,司马懿父子见状也深知在劫难逃,抱头痛哭,然而正当火旺人困,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豪情壮志,这才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叹。诸葛亮见状也急火攻心,危在旦夕,同年八月病逝在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