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MLC要比TLC颗粒更好,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讲。其一是MLC颗粒的读写速度较之TLC颗粒正常情况下要更快一些,不过倒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另外一个原因是更为主要的,就是寿命问题。MLC的P/E(可以达到的完全擦写)次数至少有3000-5000次,而TLC公认的P/E指标是1000次,或者再往上有一些能上1500次,但也仅此而已。
所以个人建议,还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去选择MLC颗粒的固态硬盘,起码数据安全能够获得保证。至于说质保这事儿,厂商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质保,确实会让人很放心,但你不能抱着我这东西坏了有人帮我搞定的态度去吧,送修过程麻烦不麻烦放一边,用着好好的硬盘坏了,还是挺糟心。
嗯,说到这儿,基本固态硬盘的几项规格参数也就捋清楚了。用一段话来总结选择笔记本固态硬盘时需要注意的几个点,主控排第一位,选择一个NB的大脑很重要;颗粒排第二位,身子骨要够硬朗,尽量选择MLC颗粒;这两项是最重要的。再多,缓存算一个,不过128MB以上就行,不用太过纠结大小,这东西没那么重要。
最后的最后多说几句,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文章中所说到的方法也只是单纯从数据角度来看,毕竟我们了解一款不了解的新品,往往也只通过官方给出的数据来有个大概的判断。如果你非要按照田忌赛马的方式来比,那真就不好说了。还是文章开始说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对笔记本固态硬盘并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当然,后期大家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