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不知而不愠,是为君子乎。不了解实情而错误认为的人,君子是不会与其生气的。君子、大丈夫这一词从古贯穿至今,是为千古文人墨客所追崇和敬仰,那何为君子?
汉武帝时,公孙弘与大臣们议事,但在上奏时却因有了更好的主意而私自改变想法,后被大臣们诘问、误解,却并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君子是公孙弘面对误解与诘问中的淡然、从容“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品质:君子也是众大臣因心系家国社禝而对突入其来的变故挺身而出的家国心、忠君心;君子亦是汉武帝了解情况后,并没能随朝中风雨而人云亦云,而是坚定自我,信任和选择自己认为的正确。正所谓“人无完人”,在这件事中大家都选择了走自己的路,公孙弘面对诘难时并没有选择与群臣解释和沟通,在有临时想法时也没有选择与群臣商议而是坚定自己的选择实为不妥;群臣们在没有深入了解其实际的情况下坚定自己的选择和认为对公孙弘群起而攻之,实在不是君子所为;汉武帝在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及时为自己善良的臣子澄清而是坐山观虎斗,此举实在难说是君子为。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求何为君子?«论语»中曾多次记载何为君子?如兰般清幽淡雅,如竹般刚挺,如松般坚韧,如菊般待人热情。君子会坚定自己的信念与想法,君子不会迁怒与他人,君子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过总归是:始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继而“衣带渐宽终不恨,为伊消得人憔悴”,终而“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只有做正确的事才会在别人的言语中坚挺,我自岿然不动,面对质疑与诘问有底气讲出“人不知而不愠”;其次是要注意沟通,社会是人与人构成的,而沟通是人类社会中的桥梁,多一些沟通少一点误会与争执;最后是宽容,人无完人,就算是玉也会有瑕,更何况人呢?多一些宽容与包容,少一点争执与谩骂,包容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君子之所为呢?
君子忧国忧民,腹有诗书,行自己的路,不拘小节,不惧世俗与言论,更是吾辈应具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