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遭遇过这些事情,所以校园霸凌事件,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现在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入校前,告诉孩子,有人欺负你,要么打回去,要么回来告诉父母或者老师。
但坦白说,这两种方法,都不是上上之策,咱们分开聊聊。
第一,先告诉父母或者老师。
当孩子处于被欺凌的环境中的时候,是很难自主表达自己被欺负的事实的,除非你的亲子依赖度很高很高,否则就很难直接表达。
原因有两点。
其一,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尊心会非常的强烈,所以这种在孩子眼里“丢人”的事情,是不会直接跟父母或者老师吐露的。
其二,父母和老师,并不能时时刻刻守护在孩子身边,所以说,孩子就算告诉父母和老师了,那么他们所能够给孩子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些霸凌事件,到最后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不应该告诉父母和老师,而是说这个方法,并非最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孩子被欺负的问题。
第二,再聊聊打回去。
一些父母会鼓励孩子打回去,所谓打回去的可操作性,在我看来很低很低。
首先,被欺负事实发生的时候,就代表着双方具有不对等的实力差,所以这才会导致事件的发生,如果可以用自己的实力打回去,那就说明事情本身就不会发生。
其次,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能够强硬一回,把他打怕了,那他下次就不敢欺负你了,老实说,学校的环境看起来跟社会脱离,但其实是跟社会紧密相连的。
所以,我们得斟酌孩子需要强硬到什么地步?另外,我们还得考虑,孩子强硬之后会不会引起事件的再度发展?
所以说,无论是打回去还是告诉父母、老师,都不是孩子被欺负后,可以选择的解决方案的上上策。
主要进入学校,孩子就必不可少要跟同学相处,那在这个小社会里,就会发生矛盾,那我们该如何让孩子避免被欺负的情况呢?
其实,从我自己的真实经历去思考和着手,我觉得有两点问题,值得父母去正视。
其一,孩子是否有强大的心理,去面对被欺凌的事情。
其二,孩子是否具有解决欺凌问题的应对方法。
当我们把这两点问题,给孩子都教会了之后,其实孩子就不会被欺负了。
强大的心理来源于健全的认知,如果给孩子提前铺设好这些,那么孩子就算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够有一个排解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