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月15日电 题:这座城市依然“年轻”——“创新之城”深圳2022开年观察
新华社记者
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40多年间,深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样本。
有人说,深圳在衰退,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落后于“北上广”;有人说,深圳在变老,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十年间提高2.6岁,特区的吸引力下降;还有人说,深圳已经陷入困境,最擅长的高新技术领域受外部打压而光芒不再、举步维艰。
这不是深圳第一次面对质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面对风云变幻,这座“创新之城”一直在闯关破阵,一路向前。
破立之间看真相
前海,深圳最令人瞩目的新地标。
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前海国际人才港重大平台启用,致力于人才制度改革的探索创新。同一天,纳入前海合作区“扩区”范围的深圳机场,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集中开工。
去年9月至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已百余天。这片沃土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在前海之外的深圳光明区等区域,从交通建设到产业空间,一批新项目集中开工。有评论说,深圳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给人带来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这种紧迫感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
——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经济增速为7.1%,在一线城市中排名靠后。
——作为创新产业的“领头羊”,深圳在面对外部制裁与打压中首当其冲。
——一段时期楼市显现过热迹象,面临较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
40多年来,深圳“*出一条血路”,经济总量从1980年的2.7亿元,到2020年的超过2.7万亿元,位居亚洲城市前5位,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对深圳来说,应变求变和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常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这种持续不断的调整和应变体现了深圳独有的活力和前进的动能,也说明“深圳奇迹”是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出来的。
向创新要动能,正在让深圳重新“高位赋能”。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锡权说,深圳正在完善“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力争在高端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式的原始创新。
华为的“2021答卷”,无疑是深圳的一个缩影。去年年底,经受一轮轮供应限制的严峻考验,华为宣布,预计当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40亿元。
有破才有立。
华为同时宣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数已突破2.2亿台,站稳了脚跟。“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尖利,发出的光就越璀璨。”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说。
缓急之间看趋势
华大基因的气膜“火眼”实验室模型,优必选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 X,腾讯打造的“云端逛展”线上直播……
11日,迪拜世博会“深圳日”系列活动启幕,在世界舞台展现深圳科技创新的前沿水准和实力强大的“中国智造”。
去年,深圳前三季度新注册数字经济企业同比增长超八成;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过万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
新的力量诞生了——鹏城实验室、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一批原始创新策源地形成;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一系列基础研究夯基行动。
新的平台形成了——深圳湾科技园,集聚52家上市公司、超过100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提供轻资产顾问咨询、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培训……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文说:“产业创新生态及产业资源平台构建,成为园区决胜未来的关键。”
在深圳,“从0到1”的原始突破,与科研成果“从1到10”甚至无穷大的裂变,就在每一天每一刻的拼搏中真切地发生着。
思谋科技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正在深圳湾科技园点燃创新火苗。
“我们运用人工智能在生产线上给一颗芯片‘找茬’,可以精确到相当于一秒钟内找到广东省一个角落里一盏红绿灯的一个小小误差。”贾佳亚预计,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行业或将迎来万亿级市场机遇。
有急也有缓。
经济“新动能”需要孕育发展、快速成长,传统“大块头”则要回归常态、避免过热。
去年前11个月,深圳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6.4%,深圳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度过热的楼市开始降温;同时,深圳拟推动既有非居住房屋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不少观察人士看来,创新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关键技术的突破也非一朝一夕。需要对区域宏观经济、科技创新的更深理解、更多包容与更强担当,短期或有阵痛,一旦踏上“无人区”,可能收获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深圳将作为“主阵地”,加快集聚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创新要素,携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迸发协同创新的更大活力。
分合之间看未来
楼上是研究院,楼下是企业——位于光明区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有个更前卫的名字叫“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
早上不到8点,一些实验室的灯光刚刚熄灭,42岁的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钟超已来到7楼的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这位研究合成生物学的学者2年前来到深圳,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种能像胶水一样快速愈合伤口的医用粘合材料,尽快变成产品。
除了做科研、带学生,每周一、三、五的下午,钟超会抽出2小时左右时间去5楼的公司,把关技术方向、答疑解惑。
“搞研发,这里形成的是一种合力;搞教学和产业转化,又能开枝散叶,分化出新的突破口、增长点。”钟超很满意这种“从1到10”的制度创新,“这样快捷、高效的模式,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像钟超一样为梦想来到深圳的人很多。过去一年,深圳市新引进人才22.91万名,接收应届毕业生9.03万人。《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2.5岁。
合是擎天柱——城市在成长、楼宇在变化,深圳吸引人才聚合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氛围没有变,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的功能愈发突出。
分为定海针——近年来,深圳丰厚的发展动能也在持续不断外溢,从特区分化出的产能、人才、技术乃至产业链条,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泛珠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的“定海神针”。
从莲花山公园北瞰,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创新平台连珠成串,发出耀眼光芒。
向莲花山公园南眺,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老牌劲旅积累厚重,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这是大湾区普通的一天——
早上7点40分,南山科技园。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信息中心运维部班员邓巍正在寒风中维护着24台装有“南网伏羲”芯片的智能充电桩。这枚自主研发的国产“芯”可应用在多个场景,让电网运行更加安全节能。
中午11点45分,深圳地铁2号线。26岁的科安达公司项目经理谢富华正细心调试传感器,给地铁轨道做检查,确保列车准确定位和安全运行。他说:“在最讲究速度的城市,我们最在乎的是平安。”
下午5点30分,交通指挥大厅。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处民警许泽彬正紧张地监控路况。从全国最早的电子警察到如今的智慧交通网,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50万辆的深圳,一直用科技守护“回家的路”。
晚上10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湾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青年陈升依然在与想来深创业的年轻人线上交流。
从早到晚,春夏秋冬,随着“前海方案”等相继落地,粤港澳之间制度性藩篱逐步取消,这条南北向的大湾区“创新轴”如大鹏展翅。
创新,没有界线。创新之城,永远“年轻”。(记者王攀、屈婷、孙飞、印朋、陈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