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成都解放,1950年1月,四川省被撤销,设立了川南、川北、川西、川东四个行署区,直到1952年9月,才将这四个行署区合并,恢复了四川省。新恢复的四川省在1952年共辖两个省辖市、16个地级专区,这里面有3个后来被撤销,并且再也没恢复地级建制,专署驻地也就此变成了单一的县城(其中一个现在已被划为市辖区)。今天笔者就带大家重温这段历史,看看哪个被撤销最可惜。当然,在正文开始前,笔者还需说明,本文就不再论述曾经属于四川省、现在已是重庆管辖的县市了(如江津等地)。
温江地区被撤销。南北朝时置温江县,此为温江建置之始。隋代曾将温江改名为万春,唐代又复名温江。明清时,温江属四川省成都府管辖。1950年四川撤省后,温江县属川西行署(行署驻成都),并成立温江专区,管辖温江、郫县、双流等12个县,专署驻温江县。1952年,川西行署并入新恢复的四川省,继续设立温江专区。1953年,因眉山专区被撤销,其管辖的部分县改由温江专区管辖,温江专区所管辖的县,史无前例的达到了18个,这也是温江历史上,管辖区域最多的时候。
1968年,温江专区改为温江地区,地区行署驻地仍设在温江县。1983年全国范围内开始撤地设市,按照这个趋势,温江本来迟早应该成为地级温江市的,但无奈温江离成都实在太近了,难以想象在成都旁边会出现一个地级市,这将压缩成都的空间,不利于成都的发展,因此,1983年温江地区被撤销,原温江地区所管辖的12个县包括温江县在内,全部改归成都市管辖。
温江区
2002年,温江撤县设区,成为成都市温江区。笔者认为,温江历史上就是县的建制,尤其是自温江建置以来至民国初年,成都无论是叫蜀郡也好,成都府也罢,温江都属成都管辖,历史渊源再加上距离如此之近,温江由成都管辖自是理所当然。而且,毕竟成都是副省级城市,温江划区后,福利上的待遇,财政、政策上的扶持,轨道交通的建设,与以前自是不同,跟着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温江人对故乡温江的感情摆在那,还记得温江专区时的辉煌,很多老温江人到现在都叫五医是专区医院,这大概也是对温江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缅怀把。
大竹专区被撤销。秦国灭古蜀国后,在今天的川东北置宕渠县。南北朝时,南梁从宕渠县析置邻山县,县治在今天的四合乡。700年,武周从宕渠县析置大竹县(因产大竹得名),唐末大竹又被并入邻山县。南宋时,恢复大竹县建制,从此,大竹县的建制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1949年12月,大竹县解放。1950年1月,四川撤省后,大竹县属川东行署(行署驻重庆),并成立大竹专区,管辖大竹县、邻水县、广安等6个县,专署驻地设在大竹县。1952年,川东并入四川省,继续设立大竹专区。1953年,大竹专区被撤销,大竹县改归达县专区管辖。
大竹县
在这里,笔者有必要说一下达县。历史上也有达县专区,但本文所说的三县中,不包括达县,这还要从达县的建制调整说起:1950年设立达县专区,后改为地区。1993年,达县地区、达县改名为达川地区、县级达川市。2000年,达川地区撤地设市,成立地级达川市,原县级达川市改为通川区。所以,现在的达川其实就是老达县,自然与本文说的三县不同。
而大竹归达县专区管辖,在历史上也是有渊源的,毕竟大竹历史上几乎就一直是县的建制,而达州古代就基本是州、郡级别。清代达州还成为直属省的直隶州,后来达州又改为绥定府,达县是府城,大竹也归绥定府管辖。所以,达州的地位历来就一直高于大竹,大竹由达州管辖也是应该的。
当然,大竹毕竟是老专区行署驻地的底子,现在经济总量在达州各区县中排名第一,号称川东北第一县。不过,放到全省范围看,大竹提升空间还很大,现在大竹正准备撤县设市,相信大竹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茂县专区被撤销。汉武帝时置汶山郡,此后的建制多有变化,唐代先是改汶山郡为会州,后又改会州为茂州。明清仍置茂州,雍正年间,茂州升为直隶州。民国废州、府,降茂州为茂县。1950年1月茂县解放,茂县属川西行署,并设立茂县专区,专署驻茂县。1952年,茂县专区改属四川省。
茂县
1953年1月,撤销茂县专区,设立四川藏族自治区,茂县是区府所在地。1954年,自治区治所由茂县迁到了刷经寺(今红原县刷经寺镇),1955年,自治区改名为阿坝州,1958年,州府又迁到马尔康。而茂县则历经合并、改名等调整,直到1987年才恢复茂县。现在的茂县正准备撤县设市,相信茂县会抓住这个机遇,在不久的将来,会给大家呈现一个各项服务更完善、更宜居的特色旅游城市。文/澹台卓尔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