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细节还原宋朝#
凡是看过小说《说岳全传》的读者都有一股恨意,那就是南宋小朝廷的高宗皇帝十二道金牌把抗金前线打的金兵哭爹喊娘的大将岳飞调回,不久,即以“莫须有”罪名下令*害了岳飞父子。
善良的读者在恨的同时,也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惑,那就是:宋高宗这个傻皇帝,怎么就那么喜欢听奸臣秦桧的话呢?非要*岳飞父子,难道留着岳飞父子为南宋朝廷保驾护航,不好吗?
其实,真正要*岳飞父子的,正是皇帝宋高宗赵构自己,而并不是奸臣秦桧。秦桧是奸臣不假,但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岳飞这种武将不管有多大能耐,也斗不过秦桧这种文大臣。岳飞父子活着与否,本身和秦桧关系不大。岳飞活着,既不会威胁到秦桧的权力、地位,更不会影响到秦桧的前途、命运;岳飞父子死去,秦桧也得不到任何好处。秦桧只是像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摸准了宋高宗的脉,做了一件宋高宗心里想做而又担心落下*害大臣话柄的事而已。
那么,宋高宗赵构为什么非要*岳飞呢?说白了,从大的方面说,是因为两个原因。那就是,岳飞触动了宋高宗赵构心里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岳飞触了赵构的霉,想要动赵构的蛋糕。如果再细分析,大概有四个因素。
在小说《说岳全传》里,我们经常看到岳飞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就是:“直捣黄龙府,迎二帝。”
岳飞日思夜想要迎回的所谓二帝,就是宋徽宗、宋钦宗。
我们可以想想,假如岳飞带兵真的扫灭了金兵,打到了黄龙府,迎回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宋高宗赵构还能做皇帝吗?显然不能。即使仍然是皇帝,至少不可能像现在这么随心所欲了。
宋徽宗,那是高宗赵构的亲爹。假如赵构的亲爹宋徽宗回来,即使不做皇帝,那也是太上皇。赵构一个皇帝做的好好的,岳飞给弄回个亲爹在上面压着,赵构这皇帝显然做的不踏实。尽管那是他亲爹,他这皇帝毕竟做的也不高兴、不舒服。
宋钦宗,那是宋高宗的亲哥哥,他要是回来,人家那可是正牌的皇帝,而宋高宗是因为宋朝没人干了,临时仓促继位的。在宋钦宗面前,宋高宗赵构,那就是一个临时代理皇帝,名不正言不顺。
即使现在这些文武大臣估计也都得去拥戴宋钦宗“归位”,宋高宗赵构就得名正言顺地把皇位让出来给哥哥宋钦宗。宋高宗赵构能乐意吗?
在当时,岳飞统领的军队,是宋朝军队中将近五分之三的兵力,战斗力也最强悍。金国大将军金兀术听到岳家军的名号,那是风声鹤唳,闻风丧胆。
我们再看看岳飞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⑿。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此词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前后,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节度使之后。但是,不管岳飞是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一气呵成,气壮山河,表达了岳飞对南宋的强烈忠诚。
然而,如果是站在宋高宗立场上分析,这首词写的就有点“过头”了。高宗赵构难免会瞎想:“这南宋江山,究竟是我赵家的,还是你岳家的?你岳飞要从头彻底地收拾旧日河山,我赵家江山,轮得着你收拾吗?”
宋高宗赵构非常清楚,如果任由岳飞率领他的“岳家军”这么“横冲直撞、胡作非为”蛮干下去,加上韩世忠、张浚等人再一搅和,弄不好还真有可能打到黄龙府,迎回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这是其一。
其二,岳飞的岳家军不仅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而且,兵多将广。而更让宋高宗害怕的是,这支军队只听岳飞的,岳飞在这支军队里威望极高。假如岳飞活着,恐怕谁都指挥不动这支长胜军。这就让宋高宗产生了无限而可怕的遐想:
“苗刘兵变时,只有几千人,就把我逼得够呛,先是让我*掉宦官,继而又让我退位,简直是得寸进尺。好在当时张浚、韩世忠等人勤王救驾,否则------但是,假如岳飞野心太大,效仿当年苗傅、刘正彦,也给我来一次兵变,那我该怎么办?”
其三,岳飞插手了宋高宗赵构的家事。
我们知道,在苗傅、刘正彦兵变过程中,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不幸夭折。因此宋高宗赵构绝后,但又失去了生育能力。赵构失去生育能力,据说是因为两个宫女,这里不提。
岳飞是忠臣,武将,加上年轻,不太明了这些宫中之事,因此,就上了一个折子,折子的意思就是希望皇帝收养一个继子,莽撞地要求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问题,使南宋江山千秋万代。
高宗当时不悦地说:“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意思是说,你在外面手握重兵,这件事恐怕不是你该管的事吧?
凡是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皇家的事,既是国事,也是私事,有很多忌讳。如果皇帝不是专门找你谈这种事,你一个外臣是绝对不应该主动提起这种事的。否则,就是犯忌。而且你岳飞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人这么感兴趣,难免不让宋高宗怀疑他野心太大。
另外,对于这时已经失去生育能力的赵构来说,岳飞主动提起这种事,不仅是犯忌,而且还有“污辱”赵构的嫌疑。这好像对一个盲人说:“哎呀,你的眼睛真是既明亮,又犀利啊!”赵构焉能不生气?
岳飞被*的第四个原因,是宋、金两国和议的一个条件。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金国以宋高宗生母和生父的遗体作为交换条件,强迫宋高宗*掉岳飞 。南宋与金国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放弃黄淮地区,并割让之前被“岳家军”收复的唐州、邓州,和商州、秦州的大部分,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仅仅过了一个月,岳飞父子、部将张宪被*,宋高宗的亲爹宋徽宗的灵柩、生母韦氏本人,也都被送回了南宋小朝廷。
而赵构那位哥哥宋钦宗,后来托人给高宗带信,说宋金两国现在既然已经和议了,也不打仗了,你能不能和金国商谈一下,把我也弄回去,我就当个普通人就行,绝不会和你争皇位。
然而,果然不出我们所料,赵构接到钦宗的信息以后,默然不语,也没回复任何只言片语。直到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
也就是说,岳飞的死,是内外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金国的原因,有高宗赵构的原因,也有岳飞自己不懂政治的原因。
岳飞死后,赵构在岳飞灵位前说过一句话:“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当然,对于岳飞之死,有很多种说法,有说部将王贵等人叛变后诬陷岳飞的,有说秦桧和岳飞有仇故意要整岳飞的-----其实,就从“莫须有”三个字就可以明白,这个案子是先定罪、后找证据的典型案例。也就是说,岳飞这个“谋反”的罪名已经事先定案了,不管是否有谋反想法,不管有没有谋反证据,岳飞都要被*掉。莫须有,意思是说,你这个罪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我们就是要以“谋反”罪*掉你。试想一下,岳飞还能活吗?
#一千个细节还原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