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龙泉庵村的一池碧水中,有数百只鸭子在悠闲嬉戏,这群鸭子的主人余子贵摇着小船,给鸭子喂食。由于养殖的鸭子数量多,村里人都称他为“鸭老板”。
“鸭老板”余子贵从前还算不得老板,不仅算不得,其实他还是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户。多年前,余子贵家庭生出变故,生活陷入困境,日子过得艰难拮据。村干部知道他的家庭情况,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余子贵被纳入首批精准扶贫对象户名单。
进入精准扶贫对象户,并不只是单纯的让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精准施策,授之以渔,让贫困户掌握一门技能,发展一项产业,能够彻底的拔穷根。
进入精准扶贫对象户以后,余子贵的帮扶干部和村干部多番上门,为他谋划脱贫出路,制定脱贫计划,让余子贵重拾信心,开始干起了老本行:养鸭子,从十几只、几十只到现在的几百只,余子贵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找到了忙碌生活的充实感,更加坚定他脱贫致富的信心。
现在,余子贵养殖了近600只鸭子,每年卖鸭蛋就能获得纯收入两万多元。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花生、芝麻、山药、甘蔗等农作物,每年也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正是这样一步步走出的勤劳踏实脚印,铺就了余子贵的脱贫之路。
在苦难日子面前,如何重振旗鼓,改变现状?蕲州镇龙泉庵村贫困户余子贵的故事告诉我们:扶贫政策是东风,不要让东风吹过,而是要借助东风。脚踏实地,勤劳肯干,一定能打开脱贫的大门。(责编:程千 编审:程小年 詹 松 总编审:童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