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特大地震,小林所在的学校离唐山400多公里,驻地附近强烈感受到大地震带来的冲击,油田单位为防止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制定了一系列防余震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不允许职工家属在建筑物内工作和生活。
为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条件,油田各单位运来大量搭建简易房的竹竿、油毡布等材料,指导职工家属搭建简易房,避免余震带来的人员伤害。
一大早油田单位指派专人进家入户宣传防震知识,同时把职工家属召集一起开会商讨防震棚搭建的样式、场地。由于单位人手不够,只能依托居民自己搭建防震棚。
防震会结束后,各家门外的空地上都围着一家人,商量自家的防震事项:搭多大的棚子才够全家在一起生活,还需要储备多少生活必须用品,家里什么东西必须搬出来,再来地震了应该怎么办等等。
小林跟随父亲到指定地点用手推车往回拉东西,手推车上装满了搭建简易棚需要的木料、油毡纸、竹竿等。经过简单商量,大家七手八脚的搭建好了简易棚。
简易棚两端用木料支撑,上端用一根木料做横梁,横梁每50公分用竹竿一头搭在横梁上,一端插在地面,再用油毡纸覆盖在四周,虽然里面采光不好,但是里面可以并排放下三张行军床。
简易棚两端的油毡纸掀起来就可以当门,靠近窝棚门口外放个小桌子,每天吃饭、学习都在这张小桌子上,天黑后窝棚里点上蜡烛,棚子外也有了亮光。
晚上,每个床都支了蚊帐,棚子里满满当当非常闷热,睡觉时似乎翻身都困难,更不用说在里面走动了。
小林告诉父母要到把床搬到窝棚外面去,夏天夜晚外面不冷,在床上看着满天繁星更有意思,父母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帮小林在外面把蚊帐支在行军床上,一来可以防蚊,二来可以防止清晨的露水。
连续几天没觉得有余震,大家都觉得地震的事情过去了,有的家庭放松警惕,开始进砖瓦房的家里做饭,把做好的饭端出来吃。
一个星期后,父亲提出要回砖瓦房家里休息,小林也跟着回家,为保证余震来了不出意外,父亲对小林反复叮咛:如果感到有地震,第一反应是要跑出建筑物,如果觉得来不及就钻到床下躲避。
父母把床底下的东西全部清空增加空间,床下放几壶水以备不测。晚上睡觉时门窗大开,防止突然来地震门窗变形跑不出去。做好这些防护手段和措施,一家人在家里休息也比较安心一些。
各单位经常派人下来检查,督促人们不要在屋内生活,要在防震棚中住到警报解除为止。小林家的左邻右舍都聚集在屋外,谁家饭菜先做好,就摆放在外面桌子上一起吃饭。
以后各家自觉轮流去厨房做饭,做好饭菜后端出来大家一起吃,各家都把自己储存的最好菜拿出来共同分享,有腊肉、咸鸭蛋、四川泡茶等等,大家都说这次防震使左邻右舍更亲近了。
白天大人们加固防震棚的竿子、横梁,夜晚透过窝棚内的光线,检查遮盖的顶棚是否严密,女人们准备饭菜并讨论下一顿的伙食,孩子们你追我赶在捉迷藏,大家在一起几乎忘记了这是在防震。
期间发生了好几次有感余震,大家没有一点惊慌,反而调侃对地震不敏感的人,商讨如果再次发生地震如何避免损伤的办法。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天渐渐转凉了,通知地震警报解除可以回家了,大地震带来的阴影也随时间慢慢消失。
秋天来了,油田驻地所有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转入正轨。随着唐山抗震救灾的报道,所有的人都在为灾区祈福,都想为灾区人们做一点贡献。
多少年过去了,一座新型的唐山拔地而起,这是人类战胜大地震的标志和有力证据。
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可是对于镇定自若、期望明天美好生活的人,它也收起了淫威。大地震可以摧毁建筑,甚至消灭肉体,可是永远摧毁不了人类相互扶持战胜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