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域辽阔,有多条地震带分布,是地震频发的国家。
地震的致灾危险性评估包括强度和频率两个方面。其中,强度可由震级和烈度两个方面考量;而频率也对应地有震级频率、烈度频率等。
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大小或强弱的指标,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度量,它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其定义由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给出。
地震烈度是指在特定地点所感受到的地震强烈程度,是某次地震对某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
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随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烈度就有差异,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就越低;反之距震中越近,烈度就越高。
一般有两种观点描述地震烈度等级。
1.基于实际感觉的观点
以描述震害宏观现象为主,根据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地貌变化特征、地震时人的感觉、家具动作反应等对地震烈度进行区分。除了日本采用从0度到7度分成8等的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烈度表、少数国家(如欧洲一些国家)用10度划分的地震烈度表外,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分成12度的麦氏地震烈度表。下表为我国1999年公布的地震烈度表。
2.基于工程的观点
(1)以加速度为基础的地震强度。对于弹性不大的构造物,地震对这类建筑物和土木构造的影响主要决定于最大加速度。对于弹性构造物,如烟囱、高层建筑物、高拱坝则不能只考虑最大加速度,地动的频率、位移、速度和波形都有关系。通常用地震最大加速度值和重力加速度值之比值来代表。
(2)以速度为基础的地震强度。Neumann曾根据美国的地震数据推导强震记录和观察地震损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损坏和加速度大小及周期均有关联。波谱强度(spectral intersity,SI)后被提出用来衡量这一振动能量。
本文由石卉摘编自袁宏永等著《突发事件及其链式效应理论研究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5),有删减。
ISBN:978-7-03-041054-2
本书是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突发事件及其其链式效应理论与应用进行的研究,内容包括突发事件链式效应理论研究、突发事件链式效应案例分析和突发事件链式效应应用研究。具体分为:建立突发事件结构模型、建立突发事件链式效应解析模型;以Na-tech事件为例进行链式效应案例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模型应用领域,提出基于动态网络模型组合方法的模型链构建方法等。
本书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安全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师生和研究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应急机构、大型企业的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版权申明】本文为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订阅号——科学人文在线(kxrw_kx)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违者必究!
创造有价值的阅读!
科学人文在线(kxrw_kx)
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