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常用的主板的走线主要分为三种,Direct Topology、T-Topology以及Daisy-Chain Topology。以下简称直连、T-Type跟D-Type。直连最好理解,那就是CPU直接连到相对应的内存卡槽。而T-Type跟D-Type则是广泛被用在2DPC消费主板上的策略。
我们先来说下T-Type的布线,它是先将布线拉到双通道内存卡槽的中间,然后再向左右延伸至槽内。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能够确保双通道内存到达CPU的物理距离是等长的,但是如果,在这类主板上只插两根内存,因为会有残线,所以会对插着内存的槽位产生干扰,因此,如果主板采用的是这种布线,电气性能是比较低的。
而D-Type布线也是最近两年比较火爆的策略。他跟T-Type不同的是,先将主板布线拉到第一个通道的第一个卡槽,然后再接入第二个卡槽。第二通道第三第四卡槽同理。如果还是插入两根内存条,通道1完成无残线,通道2完整无残线,这个时候电气性能是最高的。不过全部插满的话,受并行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四根内存条还不如两根内存条来的实际。
因此,我们在了解了T-Type跟D-Type特性以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什么大部分人在装机的时候,都会把内存条插在第2跟第4卡槽上,而不是第1跟第3上。因为T-Type布线当你将内存插入第1跟第3卡槽上,信号会进行一次折返,这种折返是会产生干扰的,而第2跟第4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