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分配表的分配率怎么填写,制造费用分配表总分配金额怎么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3:01:07

第七章 预算与业绩评价

预算:给定时期内对计划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与现金流量等的定量表达。

预算的主要目的:
  1. 协调不同部门的行动,达成统一计划
  2. 为部门经理提供从总预算分解的具体目标
  3. 通过比较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引入控制系统
  4. 建立可以用于未来预算业务的计划框架
完整的预算过程:
  1. 销售预算(完工产品存货预算)
  2. 生产预算
  3. 资源预算(材料、设备、人工)
  4. 材料存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
  5. 间接成本预算
  6. 总预算(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预算控制过程包括公司对未来的展望、公司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控制过程有三个要素:
  1. 制定计划
  2. 比较实际结果与预算数据
  3. 差异分析
预算控制系统带来的好处:
  1. 预算是突出损失、浪费与无效率的一种方法
  2. 预算是划分责任的一种方法,例如可以确定某个成本中心负责人的责任,其对成本中心的有效运营负责
  3. 预算有助于确保资金有效利用,及时发现利用率低的资金项目
  4. 预算有助于协调企业的各项业务
预算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
  1. 为了设置各部门的目标,预算过程必须有企业各部门人员参与。如果设置的目标较低,员工就会缺少干劲,不可能达到期望的结果
  2. 如果预算没有弹性,则目标很可能与实际结果差别较大
  3. 当实际结果与预算相差甚远时,预算将失去作为控制机制的重要性,并且企业的员工可能会产生自满情绪
预算的类型:
  1. 固定预算
  2. 弹性预算
  3. 零基预算:是一种与每个业务活动的必要性都有关系的预算,而不是基于前期的、甚至是考虑了通货膨胀情况而做出了调整的预算。对每个业务活动都评价其与企业的相关性

差异是预算值与实际值之差。

如果差异是大于预期的收入或小于预期的成本,就是有利差异,以字母F表示。

如果差异是小于预期的收入活大于预期的成本,就是不利差异,以字母A表示。

标准成本法是将标准成本及收入与实际结果相对比以得到差异的一种控制技术,然后对差异进行分析以提高企业的业绩。

标准成本是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

差异分析是通过分析差异来评价企业的业绩,以便让管理层采取正确的措施。

差异是计划、预算或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可以分为三类:

1.变动成本差异

1.1直接材料总差异:是产品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的材料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两部分构成:

1.1.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生产实际耗用量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1.1.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是实际生产的产品标准耗用量与实际耗用量按单位材料标准成本计算的成本之差。

1.2直接人工总差异:是产品直接人工成本的实际成本与生产过程中应该支付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两部分构成:

1.2.1直接人工价格(工资率)差异:是实际耗用工时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1.2.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生产标准耗用工时与实际耗用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差额。

1.3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是指产品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两部分构成:

1.3.1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耗用工时按标准费率计算的成本与实际耗用工时的实际成本之差。

1.3.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实际耗用的工时与标准工时按每小时标准制造费用率计算的差额。

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2.1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是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2.1.1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是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支出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支出之间的差额。

2.1.2固定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是实际数量与预算数量分别乘以单位标准分配率而计算的数值之间的差异。

2.1.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实际的生产量的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分别乘以单位标准分配率而计算的差异。

2.1.4固定制造费用产能差异:是预算工时与实际工时分别乘以单位标准分配率而计算的差异。

3.销售收入差异

3.1销售价格差异:用来衡量不同价格对利润的影响。它等于实际销售量按标准价格应该收到的销售收入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差异。

3.2销售量利润差异:等于实际销售量与预算销售量分别按单位标准利润计算出的差异。它是对因实际销售量与计划销售量不等时而使标准利润变化的衡量。

应用例外管理学说,即如果程序看上去运转良好,那就不要管它,管理者应该关心存在问题的程序以及最大的差异。

  1. 需要考虑的是引起差异的原因是否可控,或者企业在相关领域是否存在有效控制
  2. 使用标准的性质:理想标准/可容忍限度
  3. 差异间互相依赖

比率分析

流动性分析:流动性指的是那些现金或易于快速变现的资产。流动性指标包括:
  1. 流动(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速动(酸性测试)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或存货期末余额)/销售成本*365
  4. 平均存货=(存货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2
  5. 应收帐款收账天数=应收账款/销售收入*365
盈利能力分析:通过与企业前期利润以及与同类市场上其他企业利润指标的对比,来判断企业成功与否。
  1. 股权资本回报率=息税前利润/净资产*100%
  2. 股权资本=发行的普通股与优先股资本 留存收益
  3. 总资本回报率=息税前利润/总资本*100%
  4. 总资本=股权资本 长期负债
  5.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100%
  6. 净利率=息税前净利润/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100%
  7. 净利润=毛利—费用
效率分析:用于反映企业使用资金的效率。也叫*比率。
  1. 每股盈余=归属于普通股*的利润/发行的普通股的数量
  2. 归属于普通股*的利润=税后净利—支付的优先股股利
  3.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余
  4. 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
  5. 股票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100%
  6. 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盈余/每股股利
  7.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股利/普通股利润*100%
  8. 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动用资本
  9. 销售费用率
  10. 销售费用/销售收入*100%
  11. 总人工费用/销售收入*100%
  12. 杠杆比率
当进行几个时期的趋势比较时,有必要考虑一下因素:
  1. 会计程序的变更,如使用了新的会计标准
  2. 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经济衰退
  3. 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增加而使利润虚增
  4. 企业经营方式或业务活动发生变化,如可能转向新市场
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试图通过将企业长短期战略目标与业绩目标及指标相整合来解决问题。平衡计分卡包含四个要素及基本问题:

1.财务:我们应该向*展示什么?

2.顾客:我们应该向顾客展示什么?

3.内部流程:我们应该在哪些业务中处于领先?

4.创新、学习与成长(员工):我们怎样取得进步和发展

标杆法的类型:
  1. 内部标杆法:是指同一行业内一个经营单位或职能部门与另一个经营单位或职能部门相比较的方法。
  2. 功能标杆法:也叫经营或一般标杆法,是指内部功能单位与该功能的最佳外部实践进行对比,不论其处于哪一行业的方法。
  3. 竞争标杆法:是指通过逆向工程这样的技术,收集关于直接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竞争者如何完成某项工作的详细情况,并分析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以弄清其是如何实施的。然后按适合企业现有资源的方式构建这项工作。
  4. 战略标杆法:是指目的在于促使战略或组织变化的一种竞争标杆法。
标杆法的优点:
  1. 能够确定需要改进的流程
  2. 有助于降低成本
  3.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4. 使企业按顾客的要求提供产品与服务
  5. 提出企业的可实现的目标
标杆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 在每个业务中识别最佳业务实践者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 很难说服外部企业共享信息
  3. 有时候最佳实践从一个企业移植到另一个企业会非常困难

制造费用分配表的分配率怎么填写,制造费用分配表总分配金额怎么算(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