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专家在辛追夫人的食道末端,以及肠胃中,陆续发现了一些类似于“瓜子”的东西,最后累计有138粒半。经过蒸馏水的清洗,专家还对其中的半粒做了切片分析,而得出的结果却让人感到震惊,没想到这些“瓜子”竟然是甜瓜子,它来自我们现代人常见的水果——香瓜。问题就来了,难道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有甜瓜了吗?如果有,那是外国进贡来的,还是本地的土特产呢?
据资料记载,辛追夫人的丈夫,即长沙国丞相利仓,是在公元前168年去世的。而辛追夫人去世的时间,虽未有详细记载,但专家推测,应该是在其丈夫去世后三年,即公元前165年,但此时距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40年),开辟丝绸之路,还有25年,所以说这甜瓜不可能是“进口”的。即便它是“进口”的,按照当时运输条件和保鲜技术,再加上甜瓜成熟于夏季,天气炎热,所以不等运到长沙,也早就腐烂了。那么“甜瓜之谜”就剩下一种推断了——它是本地种植的。
其实,大多数专家和学者,也都偏向于这甜瓜是“国产”的。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还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他们选取了辛追夫人体内的几粒比较饱满的甜瓜子,然后进行土壤栽培,没想到还真的发芽了,但可惜,只长出一点点小芽丝后就停止生长了。最后,专家们经过生物技术的鉴定,发现这些甜瓜子都已经失去了“活性”,也就是缺少了促进植物生长的酶,毕竟都已经两千多年了,再牛的瓜子中的酶的活力也都消耗殆尽了。
虽然这个实验失败了,但专家们还是坚信,辛追夫人吃的甜瓜是“国产”的,那么有什么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呢?答案是:没有!所以说这个谜团至今无解,但不过万能的小编却有间接证据。
在我国早期的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直接记载“甜瓜”或者“香瓜”,但关于“瓜”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诗经》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埸有瓜”,“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等,所以这就说明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发现了可以食用的瓜,而且还是一种夏令水果。另外,我们不能被“甜瓜”这个名字给弄糊涂了,因为它有很多名字,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所以辛追夫人吃的这种瓜,也许就是《诗经》中的“瓜”,当然它可以叫“甜瓜”,也就可以叫其他什么瓜。
无独有偶,在2015年的江西南昌,考古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一处汉墓,墓主人就是为海昏侯刘贺,在他的棺椁内也发现了一些甜瓜子。铁的事实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也许确实已经有甜瓜了。
如今,随着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马王堆汉墓的各种谜团,也都被陆续地破解,谁都会说,还是一种“进步”,考古是艰难的,历史的脚步更是沉重的,但它每往前迈出一步,我们都会对古人的生活了解得多一点,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神奇和有意义的事儿啊!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