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几天的榆林,分外火热。
经过三度申办、四年等待,8月6日晚,陕西省运会在榆林开幕。榆林由此成为宝鸡、咸阳之外,第三个举办过陕西省运会的地市。此次比赛,竞赛数量、参赛人员规模都创下陕西省运会之最,专门修建的省运村,更是全国首创。
这既展现出榆林雄厚的财力,亦体现出这座塞北重镇突破城市能级的渴望与决心。当下,榆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上半年财政收入(507.78亿元)大涨97.45%,直接超越省会西安;经济总量(2969.84亿元)超越洛阳,正式晋级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今年上半年陕西各市财政收支情况 图片来源:陕西省财政厅
从去年来看,洛阳、榆林、襄阳、宜昌这四位“5000亿级”选手,是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主要争夺者。其中,榆林“煤”运当头,洛阳综合实力最强,襄阳、宜昌则在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上更胜一筹。
从最新数据来看,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角逐出现哪些新的趋势?作为“高碳”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又将如何跨过“双碳”这道鸿沟?
01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角逐悄然反转。
2021年末,洛阳(5447.1亿元)、榆林(5435.18亿元)和襄阳(5309.43亿元)已经进入“近身战”阶段,最大差距不过百亿元。但今年上半年,洛阳GDP达到2915.6亿元,将对襄阳的优势重新拉大至350余亿元。与此同时,延续“煤”运的榆林GDP达到2969.84亿元,,一举反超洛阳。
从近年经济排位来看,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洛阳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第二名则在榆林、宜昌及襄阳之间轮换。2021年,榆林连超襄阳、宜昌,距离洛阳也仅咫尺之遥。仅仅半年后,榆林再次打破竞争格局,成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