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金路
现如今,聊城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服装穿着越来越讲究,款式也越来越新颖。“现在的年轻人也许想不到,上世纪,他们的祖辈们冬天穿大襟棉袄和甩裆棉裤,哪讲究什么好看不好看,只要不冷就行。”12月10日,年逾古稀的聊城市民王立贵说。
包头巾民俗画。王发社 作
好用又方便的“土裤子”“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孩子出生后又拉又尿,没有太多换洗的小衣服,也没有现在的尿不湿,怎么办?老人们就让孩子穿‘土裤子’。”王立贵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尤其是在农村出生的那几代人大多数穿过土裤子。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孩子出生后穿土裤子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在聊城民间文史学者刘洪山的印象里,孩子出生之前,家人就会缝制约二尺(1尺=33.3厘米)长一尺宽的布袋,顶部处由于接触小孩子的脖子,剪成凹形,两边各留一个袖口,以便孩子穿着。里边装上沙土,小孩子的小便能及时被吸收,大便也可以暂时用沙土覆盖,没有异味,这样即便孩子穿着土裤子大小便都不会脏到衣服或床铺。一个土裤子,老大穿了老二穿,甚至有的一个土裤子可供七八个孩子用。孩子出生前,家人先找沙土“矿”,选好沙土层,挖出来晒干、再用细箩筛一遍,然后储存到土缸或砖垒的池子里。用时将土盛到囤土的盒子里放在做完饭的灶膛里,或烧一块砖将土烙热,一天换两三次。“那时,只要看到谁家在胡同或场院里晒沙土,就知道这家快生孩子了。”刘洪山说。
刘洪山说,那时候,人手少的家庭,爹娘将孩子放到土裤子里,用纸或秫秸之类扎个好看的东西放到孩子身边,供孩子玩耍,父母就去干活挣工分了。有时孩子在土裤子饿得哭哑嗓子,有时在土裤子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很多小孩子穿土裤子到一岁多,甚至还有一些孩子穿到从土裤子里爬起来光着屁股就跑去撵鸡了。
揣孩子民俗画。王发社 作
冬天和早春,大人们有了空闲时间,有的父母就不让孩子穿土裤子了,将七八个月或一岁多的孩子揣到怀里。从孩子的大姐姐到祖父母都可穿上大襟棉袄,给孩子穿上夹袄或小棉袄,戴上小帽,孩子的两腿伸到大人两肋间,坐到大人的大裤腰上,掩上大襟,外面再裹一个小花褥子,扎上大腰带。大人小孩体温相暖,孩子既温暖又舒服,大人揣着孩子也会出去串门、到街上聊天。
关于揣孩子,在莘县退休教师王发社的民俗画里能找到这样的注脚:十冬腊月冰天雪地,那时家庭条件都不好,为了给婴儿取暖,揣起孩子串串门、走走邻,也使孩子不哭不闹。在另一幅爷爷揣孙子图上,王发社用文字这样注解:宝贝怀里揣,菊花满脸开;到俺老了难走动,孙孙定会搀我来。
大襟棉袄和甩裆棉裤带来的温暖刘洪山说,在以前,百姓尤其农村人穿戴用的布,大都需要自己织。将自己种的棉花用自制的脚踏轧花机先脱籽,叫轧花。轧花机上半部分由曲柄木轴和铁轴组成,下半部分吊着踏板,脚踩踏板、手拧木轴,让木轴和铁轴对着转,倾轧籽棉,即可将棉籽滤去,没籽的棉叫皮棉。然后,将皮棉放进“洋弓”,弹出蓬松的絮棉,叫穰子。取一块穰子置于干净的砖上,放上一根高粱梃子搓成直径约1.5厘米、长25厘米的棉条,抽去高粱梃子,就是空心的棉棍,俗语叫“布基”。下一步就进入纺线工艺,纺线用自制纺线车,由驱动轮与车架相连,架脚上支着木锭。右手摇车轮,带动锭子转,左手捏“布基”,抽出的棉线缠绕在锭子上,成为“棉穗”。棉穗经拐线、浆线、络线、纤布、镶布,进入木制的织布机,再经几道工序就做成了布。
有了布,经济条件允许或比较讲究的人就到染坊里去染。大部分老百姓则是自己买颜料染色,由妇女们手工做成棉衣、夹衣、单衣,鞋帽、袜子,单子、褥子、被子等。
做棉夹衣和被褥的布要先浆了再做,做好的单衣要先浆了再穿。浆就是用米汤或熬制的面糊汤浸泡揉搓后晒干,目的是方便沾上油污之后清洗,浆的衣被又硬又涩,穿盖并不是很舒服。那时还没有肥皂、洗衣粉之类的清洗剂,衣服脏了淋点草木灰水洗,效果也有限。去污主要靠手搓和棒槌捶,那时几乎家家有捶布石,没有捶布石的就到邻居家或到街上的石磙上去捶。在那时,所谓“洗衣浆裳”,也是无奈之举。还有一个去污土法是往脏处糊泥,为了节省担水的时间和力气,积攒的被褥和脏衣都是拿到外面的坑里去洗,太脏的地方就挖一把泥糊上然后使劲搓,将泥和污物一起洗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孩子在5岁前一般都穿开裆裤,便于大小便;5岁后会系腰带了再改穿叉裆裤。中老年男女冬天穿的上衣多为大襟棉袄,棉袄两边缝上棉扣和扣鼻儿,男人大多上衣不系扣,裹掩起来,外扎腰带,既暖和干活又利落;棉裤都是大裤裆,走起路来裤裆左右一上一下,百姓戏称为“大甩裆”,用布带子扎腰,用自制扎腿带子扎裤腿。
以前,农村中老年人大多会用一块毛巾包头,就是人们说的“白羊肚头巾”,现在农村一些上年纪的老人仍然会在头上扎这种“白羊肚头巾”。
孩子的帽子,也多是自做,按动物造型仿制狗头帽、虎头帽,小一点的孩子帽体后面会留得长一些,叫“抹(音)护”,有些前面还会绣有“金玉满堂”或“长命富贵”的字样。
当时的丝绸与农民无缘。有的闺女出嫁陪送一件绸衣,也不知是以前几代相传的陪嫁衣,代代舍不得穿,存放多少年后,经改制再陪送给她们的女儿。
刘洪山表示,无论是穿土裤子,还是揣孩子,抑或是纺棉织布,穿大襟棉袄,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洋布”出现在市场上,只有青年男女结婚时才有幸用这种布做件衣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棉花由队里统一种植,农村人没棉花织布,做衣服不够用,只能用于缝缝补补。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穿戴开始多样化,市场上也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成品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