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看人口因素。供需直接决定着商品的价格走势,房子也不例外。从七普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整体人口基数仍然较大,保持在14亿之上,这使得很多人对住房市场需求不足的人稍许放宽了心。但不少人还是比较担忧另一个问题,即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问题。官方公布的2021新生儿登记人数为1062万,跌破千万似乎近在咫尺。
但从去年至今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国家有意为生育多个孩子的家庭铺路,从结果来看,生2孩、3孩的家庭将形成一种氛围。所以从住房需求的角度来看,购买力只会持续,不会衰竭。曾被喻为“金融市长”的黄奇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房价拐点,是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的开始。
这里的房地产“拐点”是指房价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良性循环是指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而不是用来炒房挣钱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明房价既不会是“葱价”,也不会成为“金价”,而是真正的“房价”。
首先,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有限,购房意愿降低。然而在政府的调控下,房价下跌,炒房人群也买涨不买跌。因此,房价会缓慢回落,但不至于跌破它的原有价值。
其次,先前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棚改货币化安置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导致许多人的住房需求增加。现在许多地区已完成棚户区改造,目前是旧改阶段,城镇化进程也进入尾声,短期内,房地产需求不会很大,更不用说呈上升趋势了。
第三,2021年我国开始在一些地方进行房产税试点。即名下的房产越多,所需缴纳的房税越多,房产的持有成本就会增加。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房产税将正式征收,届时会有大量闲置房地产被抛向市场,房价下跌将不可避免。在政策调控下,房屋必定会恢复原有的居住属性。
第四,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进行保障房建设,主要为廉租房和共有产权房建设。廉租房主要用于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大多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政府会提供廉租房居住。而共有产权房则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
顾名思义,共同产权即一半产权归个人所有,另一半产权归政府所有,这样只需支付一部分费用就可以拥有房屋的居住权。在政府调控下,房屋需求会被分流,炒房者名下房产量也会被一定程度限制。所以房价会缓缓下跌,直至稳定在一定区间范围内。
结语
综上所述,5年后房价既不会是“葱价”也不会是“金价”,而是从本身的居住属性出发,回归更合理的价格区间。届时,不同地区价格或许将于当地居民收入挂钩,让人人有房可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