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孜寺
亲情深藏心底 处事大公无私
吉仲活佛也有普通人的一面。在采访中我们逐渐了解到,活佛的父母都是普通的牧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活佛17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弟弟久嘎也跟着他在寺庙里当了喇嘛。哥哥是地位崇高的活佛,弟弟是普普通通的喇嘛,但为了避嫌,弟弟久嘎一个人住在山下一间木屋里,除了一起诵经外,兄弟俩很少见面,但兄弟两人都把亲情深藏心底。久嘎说,父母去世后,这世上只有哥哥一个亲人,他平时也很想找哥哥说说话,但哥哥是活佛,掌管着寺里二百多个喇嘛的各项日常开支,他不想让人说闲话。久嘎说,出家人不冷不饿就行,除了念经也没有别的奢求,自己的生活很快乐。
助人治病不留名 和学雷锋是一个道理
崇德扬善是吉仲活佛受到广泛尊敬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他本人身体力行。佐孜寺地处深山牧区,寺庙僧人的日常生活大多靠牧民供奉,牧民出身的吉仲活佛深知牧区群众生活的艰难,每到农忙季节,他都会领着喇嘛们到牧区去帮忙,但佛家不*生,在他们看来收割青稞也是扼*植物的生命。于是吉仲活佛告诉弟子们,僧人不能直接收割青稞,但可以帮助群众把收割后的青稞捆扎好,运送到牧民家里。
有一年,吉仲活佛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生了重病,父母没钱为他治疗。吉仲活佛悄悄告诉弟子,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医院里,还从寺庙的账上支出两万元作为治疗费,一个多月后,孩子治愈出院,一家人至今也不知道是吉仲活佛帮了他们。吉仲活佛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将来也主动去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这是佛法的宗旨,和普通民众学雷锋是一个道理。
关注生态环境 一招解决白色污染
西藏是人间净土,但生态环境也很脆弱,特别是一些地方白色污染比较严重,这引起了活佛的关注。佐孜寺靠近澜沧江,水草丰美,牧民们在放牧时还挖虫草增加收入,但时常有人把喝过的矿泉水瓶子和塑料袋丢在草地上,对草场的污染很大,吉仲活佛就让喇嘛拿钱去收购这些塑料瓶子,一块钱一个。这样一来,牧民们喝过的矿泉水再也不舍得丢弃,孩子们还在草场上四处寻找空瓶子去卖给喇嘛们。吉仲活佛事先声明,每天结账前,都要让喇嘛们去牧场里巡视,一旦发现牧场上有一个空瓶子,所有人捡来的瓶子都不再给钱。时间一长,牧民们明白了吉仲活佛的用意,不再随意乱扔空瓶子,政府曾经头疼不已的白色污染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见证西藏发展变迁
历史上,寺庙僧人的饮食起居都是自己家里人供给,包括生老病死方面的相关开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惠寺惠僧力度,寺庙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提高,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僧人全部落实了低保和养老,每年还有一次免费的全面体检。对于西藏这些年的发展繁荣,吉仲活佛深有感触,采访中,他不止一次提到,作为新时代的活佛,要让藏区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后 记
一个活佛的新活法,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西藏这些年来的发展变迁。
僧人不*生,甚至包括蚊子和飞蛾。在寺庙采访期间,每到晚上,山间昆虫飞进饭碗、睡觉被蚊虫咬醒是常事,我们一边挠着浑身被蚊虫叮咬的疙瘩,一边和管事的美郎喇嘛商量采访活佛的方案,陌生和隔阂也在彼此的尊重中慢慢消融,采访也因此很顺利。其实,西藏和国内其它地方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些年西藏的发展变化足以说明西藏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大家庭,而伴随着西藏与内地省市之间的互相尊重日益加深、相互交流日益密切,陌生和隔阂同样在消融。
兴藏富民,稳藏固边,包括吉仲活佛在内的西藏僧俗民众都已意识到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与祖国大家庭。正是循着这种精神,过去50年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已经提出多项有力措施,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地,西藏和祖国大家庭的关系将更密切,西藏的未来也将会更美好。
央视记者 赵坤现
2015年8月 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