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听起来这似乎是个你好它好我也好的模式。那么,既然是老祖宗的点子,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普及?反倒现在搞稻田共生的,还叫“新兴农业模式”呢?
首先,这个生态系统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奇高。
举点好理解的栗子:鸭子放早了,就要吃掉田中的小鱼,放晚了,就没东西可吃。而且鸭子的数量和大小,鱼的数量和大小,稻田水的深浅……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
其次,这个系统看似完美,其实也有局限。
比如,水稻里的害虫和杂草,不可能仅凭鱼就能完全控制住。以前,农民会喷洒农药来消灭害虫,但养鱼的稻田里不行。
再比如,稻田养鱼模式下养的鱼往往个头比较小,但个头小的鱼在市场上可能就没啥竞争力。如果想养大鱼,就要给稻田增加水深。但是对于水稻来说水太深不利于根系的呼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根系的腐烂……
在风险高,提高收入又有限的情况下,稻鱼共生还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来进行水稻收割和播种,所以就要比普通水稻田付出更高的人力成本……
但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这种一举多得的农业模式又被重新重视了起来。
况且,新时代中的新农人来做,必然得有新招法,才能称得上新的农业模式。
钟小宏最开始做稻田养鱼时,养的其实是黄颡鱼。但是辰溪县当地夏天经常会发水,他养的黄颡鱼就曾在一次洪水中全被冲跑了,损失了500万元。
痛定思痛,钟小宏决定换品种。他找到了这种背上有两条金线的鱼,金背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