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
南朝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南朝第一帝刘裕,上来就给所有人上了一课。他一改当年司马氏善待曹魏与西蜀东吴后人的传统,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司马氏斩尽*绝。刘裕为了保证刘宋的安定,大封亲贵子弟坐镇地方。要说刘裕确实英明神武,但是他死了以后刘宋可以说是血雨腥风就此开启,各地诸侯王纷纷起兵造反,割据一方,*得是天昏地暗,整个刘宋宗室死于内斗的不计其数。等到南齐的高帝萧道成继位的时候,更是*光刘宋的残余宗室,可以说是血腥非常。
但是以后的齐梁陈等南朝的王朝,凡是定都南京的,却根本就没吸取什么教训,反而内斗的更加惨烈。甚至这一问题还延续到了后来定都南京的南唐,明朝前期,南明,甚至太平天国。这些朝代无一幸免都陷入内斗,南明仅仅一年时间居然搞出了三大案,内斗的将领甚至纷纷起兵,可笑的是北方的清廷此时刚刚入关,根基未稳,如果南明出兵北伐是大有可为,却陷于内乱无法自拔。
至于说太平天国更是非常有名,本来大好河山,形势一片光明,结果韦昌辉拿着洪秀全的密诏去诛*杨秀清,天京城内就*了三万多人,尸骨如山,当时外面的曾国藩差点没笑死。轰轰烈烈的天国运动也就这么完了。
上图_ 太平天国首邑南京天王府
这就不由得让人产生一个疑惑——为何后世王朝不吸取经验教训呢?
要说吸取经验教训,那我估计南齐的高帝萧道成是第一个不服了。作为南齐的开国之君,萧道成非常清楚自己这个皇位怎么得来的,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宋氏若不骨肉相图,他族岂得乘其衰弊?”要是刘宋不内斗,他萧道成估计还是个“布衣素族”的普通人,所以萧道成表示我要吸取教训。
怎么吸取教训呢?——萧道成把他的所有的儿子都分封成各地的藩王,让他们镇守四方。
原来您是这么吸取教训的呀?萧道成表示,只要我的儿子们都相亲相爱,这就算吸取经验教训了。结果就是后面上台的齐明帝萧鸾即位以后的第一件事——*光萧道成和萧赜(齐武帝,第二任皇帝)的子孙,南齐皇室几乎是被一网打尽。
上图_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
搞笑的是,后面篡位南齐的梁武帝萧衍也表示自己吸取了经验教训,萧衍之前和萧鸾也就是齐明帝是铁哥们,亲眼见证了齐明帝是怎么*光自己的宗室。所以萧衍决定吸取一下经验教训,齐明帝*光宗室是因为中央太强,地方太弱,萧衍把兵权全部分给地方,他认为这样诸王就会安心。
结果当侯景进攻南京的时候,各地诸侯王宁可看着萧衍被*(真是一群大孝子),也不来救援,一代雄主文才武略的萧衍就这样在80多岁被活活饿死,如果他不死,估计能突破我国君主的寿命上限也说不定。
上图_ 侯景(503~552年),本姓侯骨,字万景,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羯族
到底为什么会不断内乱,为何这些君主的改良措施都一再失效呢?
要说为何定都南京的王朝一再内斗,改良措施又一再失效,其实主要就是三个原因:
- 1. 地理原因
南京作为天然帝都,形胜之地,东边是苏淞地区的天下粮仓,所谓“苏湖熟,天下足。”其实最初就是指的苏州常州地区,南北则是江南核心腹地,控制天下命脉,整个朝廷的赋税根基都在南京。有长江天险保护作为屏障。所以南京的最大问题就在上游。
作为南京的上游地区,安徽的安庆和湖北的武昌襄阳等地都是南京的真正要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南京在下游,自古灭江南政权都要从四川出发派出一支水军顺流而下进攻南京,所以控制住武昌等地至关重要,只要武昌等地卡住对方,南京就高枕无忧。所以南方政权往往处于由低向高打的不利情况。
所以为了控制上游就不得不派出心腹镇守,这也是定都南京的政权为何屡屡分封诸侯王的原因,毕竟外人不放心,但是这样一来就难免引发内乱,毕竟给予地方诸侯实权是十分危险的。可以说地理原因让定都南京的王朝一直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