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后来的孙悟空就彻底放飞自我了,事实上,他也是骑虎难下了,没等天庭来剿,他自己就意识到犯了大错。
先是乱了瑶池酒会,自己意识到醉酒了,想回齐天大圣府醒酒,但不幸撞进了兜率宫,等到吃完了仙丹之后,彻底傻眼了:
“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
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讲了,他被压五行山下这五百年,自然会不断回顾自己在天庭当官的日子:
他想不通,平时跟自己称兄道弟的神仙们,为什么在自己落难时纷纷划清界限?他想不通,众神围剿自己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拼尽全力?他还想不通,如来佛祖肯定有办法弄死自己,为什么却只把自己压在了这里?他更想不通,自己都把天庭祸害成了这个样子,玉帝为什么仍没有撤掉“齐天大圣”的称号?
而这些为什么,在后来的取经路上,他都一一找到了答案!
这时候他才明白,当官并不是条条框框的权力分割,更是层层叠叠的人情世故。有时候看似亲密无间的朋友,其实并不是一个阵营的,因为从根上就不同。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大不过一个团队,有靠山,总比单打独斗强。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孙悟空必须得有自己的门路,但菩提祖师不让提自己的名字,那就只能另寻他处。这个他处,正是频频向他伸出橄榄枝的,佛家,也就是如来佛祖!
九、
要说从五行山下出来后,孙悟空最该去复仇的人,并不是如来佛祖,而是二郎神!
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被赶回了花果山,结果到了一看,傻眼了,因为花果山已经被烧没了:
“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
为此,孙悟空还作了一首诗,骂二郎神:
“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
可是,他敢去找二郎神报仇吗?
不敢,他只能将怨气发到一群倒霉的猎户身上,总共千名猎户,一个不留啊。但是对于二郎神,孙悟空后来也不是没见过,不仅羞愧得不敢见面,见了面还一边亲切地称呼人家大哥,一边感谢人家大恩:
“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未审兄长自何而来,肯见爱否。”
后来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儿,一开始疼得那股子劲,也想找观音菩萨报仇,但事后再见人家,说了两句硬话后,就开始撒娇了,硬是讹了三根救命毫毛来?
但是,对待曾经扶持自己的大哥牛魔王,孙悟空就没好脾气了。他知道如来佛祖想要牛魔王一家,所以抓住了人家儿子,羞辱了人家老婆,干掉了人家情人,砸瘸了人家兄弟,外带擒住了老牛,献了佛祖。
是啊,老孙是有编制的,怎么能再跟你这小混混混社会?
十、
这都说明,整个取经路上,孙悟空一直在向如来佛祖表忠心!
其实,要说整个取经团队中,谁才是取经意志最坚定的人,有人会说是唐僧,其实并不是,真正存在坚定信念的,恰恰是两次被赶走,又跑回来的孙悟空。
很多时候,唐僧在打退堂鼓,反而是孙悟空在给他鼓劲。比如在乌鸡国,比如在黑水河,比如在禅林寺,到后期,反而是孙悟空在引导着取经队伍前进。
等到了后来,唐僧脱了肉体凡胎后,要向孙悟空表示感谢,但孙悟空说了一句话:
“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
这句话说得很清楚,他们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当初唐僧赶孙悟空走,他没少费脑筋扭转其观念。
而且整个取经路上,孙悟空也在不断成长,从一开始一味地打打**,到后来,能搬救兵就搬救兵,能到天庭求助就到天庭求助,能找主人就去找主人,自己,就是不肯动手。
而其他神仙也都配合,对于天庭来讲,这是齐天大圣,对于佛家来讲,这是取经人。但孙悟空更认可自己是佛门弟子,甚至去天庭了,还对玉帝讲:
“天宫原是我的旧家。”
一旦取经结束,他就不再是当初那个毫无功劳的猴子了,而成了取经有功的斗战胜佛。一边是天庭极品齐天大圣,一边是佛家极品斗战胜佛,而能拥有这一切,都得感谢组织,感谢集体,感谢领导。
这时候的他,才真正明白了玉帝和如来的大恩,他们其实一直在教育自己。当身份不同时,有些事不能干,有些规矩又必须遵守,你不再是一个个人,而是代表集体。
还是那句话,当官不是条条框框限制权力,也不是打打**的逞能,而是层层叠叠的人情世故,知道了这一点的孙悟空,自然不会再想着报仇了。事情已发生,报仇要是能让时间倒流的话,估计猴子当初也不会那样干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