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去部分鱼友对古法养鱼的热衷和坚持,大部分鱼友的鱼缸都是要安排过滤的。 在顶住媳妇施加的压力后,我们会看到她们疑惑的眼睛里的问号,因为我们不是在洗过滤布,就是在抽底换水。(如果兜里有钱,出去喝酒也是不错的,难的是,她们一般是财政大臣) 自从我更换了鱼菜共生模式养鱼后,水很少换了,滤布还是要洗的。 她的疑问又来了,你自己的衣服不洗,床单不洗,一个破滤布,老洗它干嘛。还洗不干净,每次就在水里晃晃就完了,洗衣粉都不加。 唉,女人呀。 哪里能让她们干这种粗活,我媳妇在用洗衣粉给我洗过一次滤布后,我再也不能让她帮忙了。
回到原题。 玩鱼的人,都是那种爱动脑子的。原因无他,玩鱼是个技术活。要想鱼不死,还能玩出名堂来,要么多花钱走捷径,要么多费功夫玩技术。 即便是多花钱的,也要花点功夫了解一下,钱应该花到哪里。 我认识的朋友里,在过滤上花的钱,远远多于买鱼的钱。 大部分鱼友是不是有种感觉,永远觉得过滤不是太完美,还要改进一下。 问题在于,过滤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的是越改越科学,有的则是盲目跟风。
过滤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留下有用的,去掉有害的。 单是这一句,不知养活了多少厂子和老板。 我给大家算算。水泵,氧气泵,过滤材料(火山石,陶粒,细菌屋),pvc管件,等等。不过,大部分买的都不对,尤其是成品缸,很多过滤对你的鱼,根本不对路。如果想最大化利用过滤,最好的办法就是买裸缸后,自己去做过滤。这也是玩鱼的乐趣之一。 不过,有个长期的理论误区,很多老手也深陷其中。这就是,过滤器材越多越好。 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有一天,我将沉淀池扩大到鱼缸水体的三分之一,并将沉淀池深度扩大到40厘米,将沉定池的进水管改为雨淋管,在对角最高出处作为出水口后,过滤面积减小了几近一半,鱼的状态比原来更好,水质维持良好。同时,滤布和火山石很少清洗。只是根据喂食量,20天清洗一次,火山石的污垢也没有了。 所以,我们在设计过滤的时候,应当区分主次,明白过滤的主要工作,不单单是氨氮亚硝酸盐。 我们知道,过滤有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大家都想着生化过滤了吧。殊不知,物理过滤才是过滤的第一要务,它做不好,后面的工作根本不能正常进行。 只有物理过滤强大了,后面的步骤才能进行。所以,物理过滤的设计,应当确保正常运行。一个看着不起眼的沉淀池,可以确保鱼粪等大颗粒,都留在初始环境中,不进去下个循环,减轻生化过滤的压力。 是人就会偷懒,原来3天就要清洗的过滤棉,有人是不是8天或者更久才清洗,有的甚至在鱼生病了才想起来该清洗了。一个大的沉淀池,可以让偷懒的你,不必在临时抱佛脚了。 因为,你可很长时间打开沉淀池的阀门,清楚鱼粪而已,顺带换水了。
这篇小文,历时3天,看着没什么,不过,只有你试试做了才知道我说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