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地球之巅。
门槛低下让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甚至在没有任何登山经验的情况下,也想试图攀登珠峰,这项极限运动,成为一项富人游戏。
当更低的准入门槛,更舒适的大本营条件,更多口吐莲花却对攀登风险一笔带过的广告宣传,更多见利而起却又缺乏风险保障的登山公司成立,让越来越多缺乏登山经验和登山精神的幸运儿有机会登顶珠峰,并以“XX第一人”黄袍加身。
▲ 雪中的冰镐。
登山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在过去几十年间,已帮助成百上千人站上世界之巅。逐渐拔高的数字向业余登山者和野心家们释放出的信号是:我一样可以。
有一组这样的对比数据:2003年,为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国内组织了第一次大型珠峰攀登活动,王石登顶时,排在1700人次左右。到了2019年,已经有近10000人次的登顶记录了。
每年5月,因季风转向,珠峰会迎来高空风力较小、最适合冲顶的“窗口期”,被囊括在上图数据中的许多英雄事迹,总会在这一时期集中地喷涌。
▲ 飞机上看窗外的珠峰。
今年,“世界之巅”、“地球第三极”的标签仍像一股磁力,成功吸引了人们对珠峰的关注。但有关勇气、征服欲和意志力的正面故事却没有如约而至。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拥堵”和在短短数天内集中爆发的死亡事件,将人们的视线移向了消极的一端。
与光荣事迹相悖的另一些故事被曝光出来,但无论是丧生者的不幸、当地夏尔巴人的穷困生活、被遗弃在珠峰上的成堆垃圾,还是氧气罐漏气或被盗……早已不是新鲜事;今年过短的窗口期,不过是让商业异化的一面更集中地爆发出来而已。
“在上世纪70、80年代,造访珠峰的通常是著名的登山家。这些年,珠峰已是一座被商业化的山峰,来的都是那些有钱人。”尼泊尔的夏尔巴向导Norbu Sherpa,在2013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这样评价珠峰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