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失职罪立案标准,失职渎职罪单位怎么处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22:29:21

冯献彬、张琳琳、陈冲、杨耀环、赵勇等同志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违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办法》及健康码赋码转码规则,擅自对不符合赋码条件的人员赋红码,严重损害健康码管理使用规定的严肃性,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是典型的乱作为,冯献彬、张琳琳同志对此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陈冲、杨耀环、赵勇同志对此负直接责任,应予从严从重问责追责。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经研究决定,给予冯献彬同志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给予张琳琳同志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给予陈冲同志政务记大过处分;给予杨耀环、赵勇同志政务记过处分。

(二)事件法律分析

“健康码”全称个人健康信息码,系以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和实时健康数据等为基础,个人通过政务平台自行申报,经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行、返岗、复工显示个人健康状况的二维码电子凭证。“该健康码为2020年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印发的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国家标准实施后,可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码的码制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数据内容统一,统筹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利用,适用于指导健康码相关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

健康码实行分级管控,分红、黄、绿三色,分别代表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员。各个省级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本地的疫情风控情况,制定不同的隔离管控措施。同时,健康码”可以进行实时动态更新,具有“便捷申报、全省通用、动态管理、跨省互认”的功能。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20〕22号)第二、6规定,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破除多码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垒 实现健康码“一码通行”。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方便人员出行和跨省流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对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加强防疫健康码数据规范使用,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切实保护个人隐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防疫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细致适宜的服务。

另外,根据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3月17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河南省“健康码”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红码”人员包括现有确诊患者;现有疑似人员;正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来自疫情严重地区(国家)的人员;其他需要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红码”人员须在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或居家实施严格的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对其进行严格管控。

管理失职罪立案标准,失职渎职罪单位怎么处理(5)

“健康码”作为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管理而创设的互联网 医疗健康标识,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机制的方式。它的产生,是在特殊的疫情环境下,人民群众让渡部分个人隐私与自由,来应对突发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为了不特定的大多数的公共利益而达成的新的社会契约治理模式。健康码的分级管理措施,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不仅仅在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公权力推动,更在于人民群众的对健康码便捷、高效应对疫情这一辨识管理机制的认同。个人健康码被赋予“红码”的判断依据,只能是由于个人本身为新冠病毒确诊患者或类似的与疫情相关的潜在危害可能,由此才不得不对其采取人身自由限制措施并积极对其进行医疗救助措施。

因此,健康码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得到“善用”而非“擅用”,“擅用”行为的本身,不仅仅让人民群众产生对公权力任性傲慢的敌视,更让人们产生对也已发生的“数百亿”存款无法取现行为,相关人员欲盖弥彰的联想。涉案官员对数以千计的储户进行如此肆意妄为,“严重损害健康码管理使用规定的严肃性,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是典型的乱作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印发《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通知(中发〔2010〕19号)第二十一条:领导干部有本规定第十九条所列情形,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给予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和降职等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在此决战疫情的关键节点,涉案人员长袖善舞,滥用职权,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唯有及时对相关涉案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问责,采取雷霆万钧的手段,才能真正保障个人健康信息码的“健康”运行,维护健康码的严肃性和正当性。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本次事件的进一步调查结果。

五、【延伸阅读:渎职类犯罪的刑罚依据与立案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12〕18号)

第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管理失职罪立案标准,失职渎职罪单位怎么处理(6)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伤亡达到前款第(一)项规定人数3倍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规定的损失后果,不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损失后果持续、扩大或者抢救工作延误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高检发释字〔2006〕2号)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案(第二百三十八条)

管理失职罪立案标准,失职渎职罪单位怎么处理(7)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
  2、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
  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4、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7、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20〕7号)

管理失职罪立案标准,失职渎职罪单位怎么处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