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爷爷(墓地)既是爸爸的遗愿,也是奶奶的遗愿,不管花费多长时间,多少精力,我们3姐妹都要找到。”
9月22日,秋高气爽。西安市东南角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几株菊花在墙角怒放,在郝小芳简陋又整洁的家里,她向华商报记者聊起婆孙4人接力寻找烈士爷爷的事儿……
童年疑惑
姐妹三人从小没有爸爸妈妈
也没见过爷爷
郝小芳今年46岁,老家在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性格开朗,为人直爽。她说,姐妹3人中自己排行老三,和两个姐姐都是奶奶一手带大的,爸爸、妈妈对她们而言,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尤其是郝小芳,除了见过照片中的父母,她对爸爸妈妈没有任何印象。
郝小芳的奶奶是榆林市绥德县人,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知书达礼。
郝小芳清楚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生病了,奶奶担心不已,连夜抱着她去看医生。医生说只是普通的感冒,奶奶才放下心来。回到家里已经深夜了,郝小芳嚷着要吃西红柿鸡蛋面,奶奶二话不说就去做,当奶奶将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面送到郝小芳手上时,郝小芳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小时候,我们姐妹仨的书包都是奶奶用剪裁布料下来的边角料一针一针缝起来的,由一块一块的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组成,可漂亮了,同学们都很羡慕。”提起奶奶,郝小芳神采奕奕,言语里满是深深的爱和尊敬,“奶奶教育我们,做人要正直、要善良、要孝顺,告诉我们凡事要换位思考,不要与人起冲突……”
一提起爸爸、妈妈和爷爷,郝小芳眼圈瞬间就红了,泪水随即涌出。“你不知道,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在农村有多苦。”郝小芳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玩耍时,每当有人说她们姐妹三人没有爸爸、妈妈时,她们自尊心就很受打击。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哭着回家找奶奶要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奶奶除了偷偷抹眼泪,总是会想方设法给她们做好吃的,以此安慰她们。
郝小芳长大一点后,奶奶告诉她们姐妹几个,她们的爸爸浓眉大眼高大帅气,懂机械技术,在村上负责柴油机管理工作。她们的妈妈很漂亮,善良温柔。“奶奶说,爸爸、妈妈在世的时候,非常疼爱我们。当时粮食紧缺,很多孩子吃不饱,瘦得皮包骨头。为了我们健康成长,爸爸妈妈经常给我们开小灶——我们吃的是馒头,爸爸妈妈吃的是窝头。”
1976年6月的一天,郝小芳的爸爸、妈妈在村上修大坝期间,因山体滑坡不幸殉职。当时,郝小芳的爸爸28岁、妈妈25岁,郝小芳三姐妹最大的5岁半,最小的只有9个月。“奶奶说,如果不是柴油机工作时声音太大,爸爸、妈妈很可能会逃过一劫。”说到这里,郝小芳忍不住失声痛哭。
虽然没有父爱母爱,但奶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她们。
爸爸妈妈的问题解决了,三姐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既有奶奶,还有爷爷,而她们却没有?
面对这个问题,奶奶不愿多说。后来,有亲戚悄悄告诉她们,爷爷是奶奶心头永远的伤痛,让她们先不要问,等时机成熟了奶奶自然会说。懂事的三姐妹自此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少年自豪
爷爷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被评为革命烈士
在奶奶精心呵护下,郝小芳姐妹三人一天天长大,奶奶这才告诉孙女们,她们的爷爷参加革命牺牲的事情。
奶奶说,爷爷和她同岁,都是1930年生人,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勤劳又善良。1947年初,经过媒人牵线,相隔50里地的两家人为他们订了亲。订婚前,奶奶的大伯还假扮收猪的商贩到爷爷家考察。“奶奶说,她大伯发现我爷爷不仅人长得帅,还挺机灵,做事说话都很得体,当时就满意得不得了。”郝小芳说,奶奶回忆起爷爷的往事时脸上会洋溢出幸福的微笑。
1947年6月,郝小芳的爷爷和奶奶按照当时的风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奶奶是坐着花轿嫁过来的,路上听到有小孩夸新郎长得好看,奶奶很好奇,就偷偷揭开盖头,轻轻拉起花轿的帘子,快速瞄了爷爷一眼:大眼睛双眼皮,分头,身材伟岸挺拔,确实很帅。”当天晚上,奶奶对爷爷说:“人家都说你长得好看,我听了还担心你看不上我哩。”爷爷说:“你想那么多干啥哩?我觉得你哪都好,体形好,走路也好看。”
婚后,爷爷和奶奶很恩爱。山果成熟的季节,爷爷每次上山干活都会给奶奶摘沙果、酸枣、杏等果子。奶奶不喜欢吃太酸的果子,爷爷就会先去尝尝不同地段的山果,哪里的甜哪里的酸,他全记在心里,专挑甜的带回家给奶奶吃。
奶奶说,爷爷心灵手巧,什么活都会干,家里的箩筐、芦苇席、家具都是爷爷自己做的,漂亮又结实。
1947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9月,解放军大部队来到村里,爷爷毅然参军入伍。虽然当时结婚才刚三个月,正是新婚燕尔期间,但开明的奶奶很坚决地支持爷爷参军。她说,只有全中国都解放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爷爷临走前几天,特地赶到奶奶的娘家帮忙挖土豆。挖完土豆并堆放好后,爷爷对奶奶说:“你和父母放心,只要有我在,你们家的活就不怕没人做。”
爷爷出发当天,奶奶早早起床,给爷爷做了一碗手擀面。爷爷说:‘我走了就没人心疼你了,你吃吧。’奶奶说:‘你吃吧,你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哩。’两人你推我,我让你,来来回回几十分钟,面条凉了坨了,最终谁也没吃。
眼看要出门了,爷爷吞吞吐吐对奶奶说:“你陪嫁的那块香皂能不能让我带到部队去洗手洗脸。”奶奶先是愣了一下,说:“那是我娘家陪的,你带走了就没人给我买了。”但转念一想,爷爷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便又说:“那你就带着用吧。”爷爷说:“你刚才说得对着哩,我不能拿。”奶奶反复说了几遍,让爷爷带上香皂,但爷爷咋说都不带。奶奶后来说,这块香皂让她遗憾了一辈子。
爷爷出发前笑着对奶奶说:“你放心,等胜利的那天,我一定会平安回家的。”
1948年2月,奶奶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家书。爷爷在信中说,部队打到了洛川县,战斗非常激烈,等黄龙县瓦子街战役胜利了将开往宝鸡,让奶奶保重身体,照顾好即将出生的孩子,等着他胜利回家。
1948年6月,郝小芳的父亲郝建新出生,小名郝胜利。“奶奶给爸爸起的名字有特殊寓意,‘建新’就是建设新中国的意思,‘胜利’是奶奶希望爷爷打了胜仗后回家团聚。”
解放战争结束后,眼看着其他战士回家与亲人团聚,奶奶在村口一直等着丈夫回来。有时一等就是一整天,可就是没等到爷爷的消息。直到1950年的一天,部队来人说,爷爷在1948年的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奶奶听后,从村口一直哭到家里……不久,爷爷被评定为烈士。靠国家发放的抚恤金和亲戚的接济,奶奶独自抚养儿子艰苦生活。
听了奶奶的讲述,郝小芳姐妹仨很自豪有这样的爷爷。
成年寻亲
婆孙接力寻找爷爷墓地72年
终于找到纪念碑
郝小芳说,1947年9月17日是爷爷参军入伍的日子,这个日子奶奶记了一辈子。“奶奶一辈子心里都装着爷爷,随着时间流逝,她对爷爷的思念与日俱增。”郝小芳清楚记得,奶奶在抚养她们期间,很多个夜晚喊着爷爷的名字从梦中惊醒。她问奶奶怎么了,奶奶说,爷爷给她托梦了。姐妹仨知道,奶奶这是想爷爷了。
自从知道爷爷的事迹后,奶奶经常对三个孙女说,爷爷勇敢又善良,是全家人的英雄。如果没有爷爷和战友们在战场上的英勇牺牲,就不会有她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三姐妹也打心眼里敬佩爷爷。
爷爷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后安葬在哪儿,当年的战友们并不知道。郝小芳说,知道爷爷牺牲那一天起,奶奶就想方设法打听爷爷的安葬地点,遗憾的是一直没消息。
在奶奶的精心照顾下,郝家三姐妹健康成长,相继成家并来到西安工作。“奶奶对我们很好,我们也很爱奶奶。”郝小芳说,自己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特意给奶奶买了一双缎面鞋子,奶奶很高兴,直夸孙女孝顺。两个姐姐也一样,只要发了工资就会给奶奶买衣服、买礼物。
眼看奶奶一天天老去,寻找爷爷安葬地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三个孙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帮奶奶寻找爷爷的安葬地。“十多年来,我们去过很多地方,联系了很多部门,由于时间过去久远,一直没消息。”
几年前,三姐妹看到央视有一档《等着我》的寻亲节目,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上栏目组,栏目组登记相关信息后让她们在家等消息。
2021年9月22日,对于郝小芳三姐妹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她们91岁的奶奶抱憾离世。“奶奶病重期间叮嘱我们一定要找到爷爷的墓地,找到后一定要在她的坟前告诉她一声。奶奶还让我们从爷爷坟前捧一抷黄土放在她的墓旁,算是与爷爷合葬。”
“奶奶这一生太不容易了,等了一辈子爷爷,记了一辈子爷爷,念叨了一辈子爷爷。”说到这里,郝小芳失声痛哭。她说,奶奶这一辈子命太苦,先是爷爷在战场牺牲,接着爸爸妈妈又因公殉职,这些打击放在一般人身上肯定承受不了,但坚强的奶奶咬着牙挺了下来,含辛茹苦将她们姐妹三人养育成人。
奶奶离世后,郝小芳姐妹3人加快了寻找爷爷安葬地的步伐。因为这不仅是奶奶的遗愿、爸爸的遗愿,也是她们的最大心愿。
经过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和相关部门多方努力,今年8月,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在山东济南告诉郝家姐妹,工作人员在清涧烈士陵园找到了她们爷爷的纪念碑。
“你们的爷爷叫郝永登,1930年出生,共产党员,通讯员,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牺牲时只有18岁。”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郝小芳和大姐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当即跪在地上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第二天,郝小芳和大姐(二姐生病)从山东济南赶回清涧烈士陵园祭拜爷爷。祭拜之前,姐妹俩特意为爷爷做了一碗面条,买了一块香皂,放在爷爷墓碑前。
“爷爷,我们是您的孙女,我看您来了。您和战友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祖国不会忘记你们,家人不会忘记你们。今天的好日子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你们没有白牺牲……”跪在爷爷纪念碑前,郝小芳和姐姐百感交集。
郝小芳说,这次找到的虽然只是爷爷的纪念碑,真正的墓地还未找到,但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革命先烈的重视。有了这块纪念碑,爷爷的灵魂就有了安放的地方,就不会再孤独。
未来打算
定期祭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也会教育好孩子
郝小芳说,在父母关心关爱下成长的孩子,无法感受失去父母的孩子的苦楚。“我爸爸一出生就没有爸爸,我们从小就失去了爸爸和妈妈,我能理解爸爸小时的苦楚和心情,我心疼我的爸爸,也心疼我的奶奶。”
采访结束时,郝小芳告诉记者,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但有爱就有一切。她们会定期祭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将这份爱传承下去。也会教育好孩子,心中有爱。
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
来源: 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