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八苦,道家有何八苦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01:55:12

佛曰:“离苦得乐,人生净土。”

佛家认为人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此八苦将会伴随着人的一生,而我们一生都是在寻求离苦得乐的过程。

其实不止是佛家,就连我们中国本土的道家也是如此,二者主张虽不同,但是在这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八苦,道家有何八苦(1)

庄子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一生中都在追求“无所待”的“逍遥”境界,他所想要的是一个绝对的身心自由,只是很可惜,从古至今,绝对的自由没有出现过。

因此,庄子提出了“齐物论”,既然身体无法达到绝对的自由,那为什么不从精神上着手呢?

庄周化蝶,蝶变庄周未必不可能实现!

按照庄子的想法,如果做到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齐物我和齐人我,便可达到“逍遥之境。”

道家八苦,道家有何八苦(2)

放松心态,万物归一

“齐万物”其实是“齐物论”的核心,也是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

在庄子看来,世间万物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本质相同,又都是齐一的,没有什么是非不同,所以,万物都归于道。

生活中不能因为自己经历诸多磨难而去怨恨他人,也不能因为家财万贯而去沾沾自喜,放松心态,迎合天道,足矣。

遵从本心,是非无错

有人的地方自然有是非,而是非的产生,在于人们心中对对与错的认知。

当两人发生争执时,我心中有我自己的想法,你心中也有你的认知,双方纠缠不出结果时,如果找个第三者评判,那也毫无意义,因为第三者的想法如果和你或者和我相同,那么他就没资格评定。

由此,庄子提出了“齐是非”的观点,事物归于道,而道无感官,无是非,如果硬要去分辨是否,最终只是不得结果罢了。

生死自然,无需留恋

《庄子》曾记载:庄子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但不伤心,反而高兴的唱歌,明朝“三言”作者冯梦龙因此批判庄子是个无情人,但他殊不知这是庄子所提出的“齐生死”理论。

在庄子看来,天道轮回,生死有命,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情,自然孕育了人,人死后回归自然,无须为此悲伤难过,人们如果什么时候能将生死置之度外,恐怕就距离“逍遥之境”不远了。

道家八苦,道家有何八苦(3)

人物合一,不受约束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认为当一个人的心境能够扩张到天地般宽广辽阔时,天地万物便会与人结合为一,而此时人也会领略到天地精神,庄子曾经做过一个化蝶的梦,醒来后他不知道自己是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这个梦其实就是说的庄子“齐物我”,也隐喻出庄子的梦想——人与物能合二为一,不再受物质世界的约束。

道家八苦,道家有何八苦(4)

这样的人生,在庄子看来才是完美的。

人际关系,顺应自然

人类自始至终都是群居生物,生活中,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用“礼”来处理人际关系,并且用“礼”来规范社会秩序,而庄子代表的道家则不然,庄子主张用“道”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齐人我。”

人生于自然,自然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用刻意强求自己做某些事,凭自己的本性去做就好,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选择。

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能“己所欲,施于人。”

若是能做到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齐物我和齐人我,便能达到庄子所说的万物合一,逍遥之境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