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文化特色,衡水的城市公园彰显千年厚重历史底蕴。“天下九州、冀州为首”,老盐河生态公园,再现了古冀州的制盐历史,并将留有历史印迹的青砖收集再造了古城墙。园中园德政园,让一代清官李秉衡(光绪五年任冀州知州)“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再放异彩。“头悬梁”苦读书的勤学典范孙敬、北魏女政治家冯太后、东晋高僧释道安、诗人高适、文学巨匠孙犁……滨河公园的名人雕塑长廊将他们一一陈列,凸显深厚的人文底蕴。孔颖达公园,为纪念一代鸿儒、孔子第三十一世孙孔颖达而建,尽显恢弘唐风,传承儒学文化;人民公园里,群儒之首董仲舒负手执卷而立,尽展风采……每一处,无不彰显着大儒之乡衡水的风采。宝云公园,与明代古建筑宝云寺毗邻而居,再加上寺内全国唯一一座砖木结构外沿塔宝云塔,“一塔一寺一公园”因古代精湛建筑技艺而闻名。
不仅如此,市区不少公园在绿化、香化上也是各有千秋。在滏阳河文化公园、孔颖达公园、望湖园等多处公园游园,大面积栽种了市花碧桃,与乔灌草结合,形成了错落有致、色彩分明的景观效果;建有市花荷花专类园,园内种植608个荷花品种,设计上不仅能够净水降污,还有利于鱼类和鸟类的迁徙、觅食、繁衍;丰收渠带状公园,因以月季为特色,又称为丰收渠月季公园,共有树状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等十几个月季品种、14万余株……
一园一特色、一园一景观、一园一故事、一园一文化,从中华公园一枝独秀到77座公园遍布全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3.61%,这些变化见证着衡水公共绿化的蝶变。今天的衡水,仍在向“城在绿中”目标进发,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国家园林城市迈进。
来源:衡水晚报
编辑: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