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09:43:30

同年九月,休整了四个月的唐军在郭子仪指挥下,再次对长安发动进攻。

这一次进攻,唐军在准备充分,且有了回纥骑兵助战的情况下,通过一场血战,斩*了六万叛军。

战后,叛军残余逃往洛阳。唐军在玄宗、肃宗逃离长安一年零三个月后,收复长安。

收复长安后,回纥军按照事先约定,准备进城洗劫。不过就在回纥军准备进城时,太子李豫站了出来,他对回纥王子说:不是我们毁约,而是如今长安城打下来,我们就纵容你们劫掠,洛阳的百姓看到后会做何感想?我们还需要打下洛阳,希望你们可以放过长安的老百姓。等洛阳被攻克后,朝廷一定会履行诺言。

回纥王子认为李豫说的在理,便同意了。长安城也因此免于一场浩劫。

唐军在长安待了三天后,随后便向东追击。

由于叛军是溃逃,不可能组织有生力量节节抵抗,因而唐军顺利拿下潼关,并陈兵于陕州西郊。

见唐军*来,安庆绪问众人怎么办。有人建议直接退回范阳,但安庆绪不甘心,便集结了洛阳附近的叛军,总共十五万人,决心与唐军和回纥军在陕州决战。

而就在安庆绪收拢兵马的几天前,被叛军围困了十个月之久的睢阳被攻陷。

睢阳城破后,张巡等三十六名官员遇害。

这就是典型的造化弄人。如果唐军能提早半个月发动反击,睢阳可能就不会沦陷了。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1)

公元757年十月,叛军集结到位,这场唐军与叛军的决战也随即开打。

这一战,叛军先声夺人,主动进攻。唐军和回纥军采取夹击战术,唐军在正面诱敌,引诱叛军进入预设阵地,回纥军从后包抄。叛军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夹击下,心态崩溃,最后留下九万具尸体和一万俘虏,大败而去。

陕州之败后,安庆绪在洛阳无法立足,只得率领亲信往河北方向逃窜。

唐军收复洛阳后,由于李豫实在找不到拒绝回纥军洗劫的理由,便只能默许回纥人对洛阳的洗劫。

这个事件,是唐朝的耻辱。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2)

史思明复叛

安庆绪逃出洛阳后,本想直接回范阳。但由于他不确定范阳守将史思明的立场,便在逃到邺城后就不再北上了。

后来,听说安庆绪在邺城驻扎,叛军的几个军头,如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人,便纷纷赶去投奔安庆绪。

一时之间,本已经是光杆司令的安庆绪,身边又聚集了六万多人。

手里有了资本,安庆绪随即就派人领着五千人马去范阳找史思明调兵。

安庆绪此举,说的是调兵,其实就是想趁机灭了史思明。

面对安庆绪派来的人,史思明很犹豫。他此时的实力要强于安庆绪,灭了这五千人,分分钟的事。但如果他与安庆绪决裂,安庆绪极有可能投降唐朝。如果那样,范阳方面就被动了。

为了获得主动权,史思明决定“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他先将安庆绪派来的五千人马缴械,然后派人带着他的奏折连夜前往长安。

奏折的内容非常简单:史思明愿意带着河北十三郡和十三万将士投降朝廷。

看到史思明主动投诚的奏折后,唐肃宗召集三省长官开会,商讨如何应对。

在会上,宰相张镐反对招降史思明,被唐肃宗骂了一顿。群臣见张镐挨骂,猜到肃宗有意招降史思明,便纷纷附和。

公元757年十二月,唐肃宗下旨,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并让宦官李思敬前往范阳安抚。

安庆绪方面,被史思明这么一搞,手下的大臣和将士,人心惶惶,很多人觉得跟着安庆绪没有前途,就投降了史思明。

唐朝也因此在表面上又基本统一了全国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3)

不过,后来史思明见安庆绪势弱,已经蹦跶不起来了。而自己在叛军中,已然是新的领袖人物。于是,他就导演了一场戏,声称李光弼要暗害他,朝廷言而无信,激起叛军上下对朝廷的愤慨心理。

然后,史思明借机又反叛了唐朝。

很快,范阳的变故就被长安方面得知。

据史料记载,肃宗听说消息后,良久无语。

他没有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而是偷偷派遣几名宦官带着诏书前去范阳沟通,还想再把史思明拉拢过来。

但问题是,史思明本来就是假投降。所以这次沟通无果后,肃宗也做出了决定:不再对史思明抱有幻想,唐军先剿灭安庆绪,再诛*史思明。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