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距地表 85km以下的各种气体成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定常成分:另一类称可变成分。
一、干洁空气
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臭氧等稀有气体。
1.氮和氧
N2约占大气容积的78%。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 通过植物的根瘤菌,部分固定于土壤中。N2对太阳辐射远紫外区0.03~0.13纳米,具有选择性吸收。占地球大气质量的23% ,按体积比占21%。除了游萬态外,氧还以硅酸盐、 氧化物、水等化合物形式存在。
2.二氧化碳(CO2)
只占大气容积的0.03% ,多集中在20km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増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冋题。
3.臭氧
主要分布在10~40km的高度处,极大值在20-25km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 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以及作 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氧化合物(氫利昂)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 氧层的破坏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二) 水汽
水汽的来源和去向:大气中水汽主要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特别是海洋蒸发。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以降水形式降到陆地和海洋上。大气中的水汽平均每年更替约32次,即 11天更替一次。
(三) 固、液体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
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増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二、 大气的结构(掌握大气分层及各层次的特征)。
(一)大气质量
1.大气上界
大气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铅直方向变化急剧。在很高的高度上空气十分稀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岀现。因为在很高的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 气分子的地方。
气象学家认为,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 度为大气上界。因此.过去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km )定为大气上界。物理学家、化学家则从大气物理、化学特征岀发,认为大气上界至少高于1200km,但不超过3200km . 因为在这个高度上离心力以超过重力,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所以在高层大气物理 学中,常把大气上界定在3000km。
2.大气质量
大气高度虽然不易确定,但大气质量却可以从理论上求得。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约为8000m,整个大气柱的质量为
mo = poH = 1.125x10 -3x 8x105= 980g/cm2;
po为标准情况下(T = 0℃ ,气压为1013.25hPa )大气密度。
(二)大气压力
1.气压
定义从双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地面的气压值在980~1040hPa之间变动,平均为1013hPa。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还有非周期变化。气压非周期变化常与大气环流和和天气系统有关,且变化幅度大。
气压日变化,一昼夜有两个最高值(9-10时,21-22时)和两个最低值(3~4时,15-16 时)热带的日变化比温带明显。赤道地区气压年变化不大,高纬地区较大;大陆和海洋也有显著差别,大陆冬季气压高,夏季最低,而海洋相反。
2.气压的垂直分布
气压大小取决于所在水平面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上升,大气柱质量减少,所以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气压随高度的实际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
在气压相同条件下,气柱温度愈高,単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在气温相同条件下,气压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小,气压垂直梯度愈大。
(三)大气分层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大层次,即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均质层为从地表至 85km高度的大气层,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其组成较均一。85km高度以上为非均质层,其中又可分为氮层(85~200km)、原子氧层(200~ 1100km)、氦层(1100~ 3200km ) 和氢层(3200 ~ 9600km )。
按大气化学核物理性质,非均质层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光化层具有分子、原子和自由基组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约在20km高度处、03浓度最大处的臭氧层。离子层包含大量离子。又反射无线电波能力。从下而上,又分为D、E、F1、F2和G层。
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貝圏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四)标准大气
人们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或“参考大气”。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合物,平均 摩尔质量为28.964kg/kmol ,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在给定温度—高度廊线及 边界条件后,通过对静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求积分,就得到压力和密度值。
三、 大气的热能概念(掌握太阳辐射、大气能量及保温效应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 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一) 太阳辐射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 -0.76 m的可见光,约为总能量 的50% ;其次是波长大于0.76 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辑射能的43%;波长小于0.4 m的紫外辐射约占7%0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単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 太阳辐射强度。
在日地平均距离(1.496x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二者之和就是太阳辐射总虽,称为总辐射。总福射的纬度分布:一般是纬度意高,总辐射愈小;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因为赤道附近多云,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岀现在赤道, 而是出现在200N附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占辐射量 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反射率随地面性质和状态不同,二有很大差别。
(二) 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大气获得能虽的具体结构为: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 ,变成热能,温度升高,而后以大于3 纳米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为8.5 ~ 12纳米的辐射通过“大气窗”逸回宇宙空间。
3.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昌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 交替进行。全球表面年平均潜热输送约为2760MJ/m2,占辐射平衡的84%,可见,地-气间能量交换主要是通过潜热输送完成的。
4.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低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面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而产生能量输送。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编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室效应”或“花房效应”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面平均温度将是-18℃ ,而不是现在的15℃。
(三)地—气系统的辑射平衡
福射平衡有年变化和日变化。在一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过支岀的长波福射,相射平衡为正值,夜间为负值。正转负和负转正的时刻分别在日没前与日出后1小时。
在一年内,北半球夏季辐射平衡因太阳辐射増多而加大;冬季则相反,甚至岀现负值。
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
四、 气温(掌握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点)。
(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二)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大气距离地面愈高,所吸收的长波辐射能便愈少。因此,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髙度(通常100米)气温变化值来表示,即°C/100米,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从整个对流层平均状 况来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
由于气温受纬度、地面性质、气流运动等因素影响,所以对流层内的气温直减率不可能到处都是0.65°C/100米,而是随地点、季节、昼夜的不同而变化。一般说来,在夏季和白天,地面吸收大量太阳辐射,地温高,地面辐射强度大,近地面空气层受热多,气温直减 率大;反之,在冬季和夜晚汽混直减率小。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呈现下层气温反比上层 为低的现象。气温随高度增大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
产生逆温的原因主要有三:(1 )辐射: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 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形成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层。(2)平流: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地面或气层之上,其下层受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 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3)空气下沉:常发生在山地。山坡上的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 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岀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 成的,所以又称为地形逆温。逆温的存在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坏,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废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闭塞的山谷,以免地形逆温引起大气污染事故。
(三)气温的水平分布。
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等温线就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 等温线愈密,表示气温水平变化愈大;否则,反之。封闭的等温线表示存在温暖或寒冷的中心。有时为了便于比较可将地面气温实际观测值(或统计值)订正为海平面温度,然后再绘制等温线。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与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根据1月份和7月份世界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从中可见全球范围内的气温水平分布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所以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度平行。北半球的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整个等温线系统也北移;冬季则相反,整个等温线系统南移。这个特点在南半球辽阔的海面上表现得相当典型。北半球海陆分布复杂,等温线不像南半球海面上那样简单、平直,而是走向曲折,甚至变为封闭曲线,形成温暖或寒冷中心。
(2) 冬季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差异比夏季大。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七月份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在南半球,因海洋的巨大调节作用,一月与七月的等温 线分布对比不像北半球那样鲜明。
(3) 水体増温慢,降温也慢,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所以,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弯曲;夏季情况则相反,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弯曲。等温线这种弯曲在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上表现得最清楚。
(4) 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强大的墨西哥湾流使大西洋上的等温线呈NE—SW向,一月份0°C等温线在大西洋伸展到70°N附近。其他洋流系统对等温线走向也有类似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
(5) 7月份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20°-30°N的撒哈拉、阿拉伯、加利福尼亚形成炎热中心。世界绝对最高温岀现在利比亚的阿济济亚,那里受来自南部撤哈拉大沙漠的干热 风影响,气温曾达到58°C。1月份,西伯利亚则形成寒冷中心,在奥伊米亚摩曾观测到-71°C的极端最低温。南极洲也出现过-88.3°C的地面最低温度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