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信大多数人的使用场景,都是类似的。
至于你说背着能不能感知出来?使用双肩包的我把这 120g 平分到两肩之后,老实说我已经感知不到任何差距了。
所以你说便携性是否能拉开差距?我不觉得咯。
Touch Bar:即使没有,我也不觉得可惜
此前,入门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是没有配备 Touch Bar 的。 而在这次升级过后,所有的 MacBook Pro 都已经配备上这个高级快捷键菜单栏了。
而有没有 Touch Bar,也是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在翻开屏幕后,最直观的区别。
那么,到底 Touch Bar 好不好用?
事实上,在 2016 年,苹果刚把 Touch Bar 加入到 MacBook Pro 后,我就已经入手了一台带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可惜三年过去了,即便各应用对 Touch Bar 的适配都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但我还是没有养成使用它的习惯。
原因就一个,看似方便,实际并不高效。
其实无论是系统层级,还是第三方应用所塞进 Touch Bar 的操作都可以通过键盘组合键来实现。而用快捷键,其实比起把手从键盘移开,去点按位于上方的 Touch Bar 会更加方便快捷。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作为一个编辑,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因为使用场景有限,未能真正发挥 Touch Bar 的真正用处而已。
其实我也针对这个问题,问了我的一些做设计和做视频的朋友。根据他们的反馈,虽然不少专业软件都会在 Touch Bar 上集成一些调色、编辑时间轴等的功能。但实际上由于操作空间不足,操作精度不够等原因,他们其实也很少会用到 Touch Bar。
而比起 Touch Bar,我反倒认为 Touch ID 会更加实用。毕竟三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使用它来进行解锁,来进行 App Store 的支付。
所以即便 MacBook Air 没有配备 Touch Bar,我也一点都不感到可惜,而在它身上看到了 Touch ID,才是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