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档落下帷幕,各方输赢已见分晓。截至2月10日(大年初六),中国电影春节档总票房超过58亿元,略高于去年。其中《流浪地球》以高口碑逆转上映初排片劣势,以累计20亿元的票房成为春节档冠军。
票房涨幅不大,可票价却涨了不少。有媒体对比发现,相比去年,今年春节档票价涨幅达到9.52%。高票价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带来的是观影人次大幅下滑,今年春节档共减少了2069万人次,同比下滑16.54%。
随着国内电影行业的发展,如今春节期间,携家带口看电影成了新的过年方式,相关话题自然也是假期热点。然而,今年春节假期,相比于影片的讨论,对票价的议论同样热烈。
不少人在朋友圈、微博晒出了对今年春节档票价的惊讶,一些三四线城市,票价甚至直线上涨一倍有余,其中不乏三位数的票价。人们刚刚培养起的春节观影习惯,愣是让高票价给泼了盆冷水。
国内电影形成较为成熟的春节档体系始于2013年,之后,随着票房收入的高涨,春节档迅速成为国产电影的必争之地。
当然,春节档火爆的原因主要还是两点,一是因为同期没有太多国际影片加入竞争,即便有,国产电影也因群众基础更广泛而获得更多认同;二是春节流量的激增,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以及乡村的观影需求。
需求高了,涨价其实并不奇怪。可为何今年票价如此受关注呢?一言以蔽之,涨得太高。
以某四线城市为例,去年春节的观影票价有微幅的上涨,从往日的20-30元涨至40元左右,而今年,不少人的观影计划,生生因为80元的票价而不得已取消了。电影并非必需品,观众对于价格变化较为敏感。有观众接收采访时称,一家四口观影从前只要100元,如今要近500元——尤其对三四线城市来说,这实在有些不划算。
观影方面,数据显示,整体上座率和场均人次较去年也出现了明显下滑。今年大年初一整体上座率为55.5%,场均人次为58.5。去年这两个数值分别为67.12%和71.67。
毫无疑问,票价上涨带来了两败俱伤的结果,一方面消费者付出高票价,观影体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票房收入的疲软让各电影传媒公司没有享受到春节应有的收入上涨。
从根本上来说,今年票价的上涨来自院线和网购平台的过度乐观。电影票价波动属于市场行为,其变化离不开需求与供给。
大年初一排片达49.5万场,较2018年的39.2万场增长了26%,院线显然已经为观影人数上升做了充分的准备,但需求方面,并没有和高供给达成一致。票房虽然首日创下纪录,但票价的走高拉低了观影人数,整个档期观影人次1.3亿,同比下降10%。
出于对人们观影需求的错误预期,院线大幅调高价格,平台取消价格补贴,两相作用,票价走高。至于票价走高带来的市场效应最为明显的便是票房疲软,相比之前数年70%、11%、68%的涨幅,今年0.5%的涨幅可谓非常尴尬。
实际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国内电影行业发展,票价上涨应属于正常现象。然而过度上涨,甚至是明目张胆“割韭菜”式涨价显然让人难以接受,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春节期间人们的娱乐体验,还干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正常发展。
当然,票价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电影产业高度依赖票房收入。数据显示,我国电影收入90%来源于票房和植入广告,电影衍生品收入不到10%。美国好莱坞的票房仅占30%左右,70%都来源于其他收入。
显然,让畸高的票价降下来,除了市场要根据供给需求适度调整价格外,更重要的是拓展电影收入来源渠道,拉长电影产业链。与此同时,影院、院线等要建立更加透明的分账环节,扭转电影制片方在定价和分账上的弱势地位,让国产电影市场更加规范和专业。
国产电影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如今的规模需要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加以匹配。在尚未成熟之前,过度逐利,甚至不惜“割韭菜”,可能带来电影行业的畸变,于行业发展不利。注重用户的观影体验和消费体验,始终是制片公司和院线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唯有此,才能让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刷新纪录。
□盘和林(经济学者、应用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