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来历,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14:48:59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句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塔底层的四面门楣下,有精美的唐石刻建筑图式和佛像,传为唐阎立本的手笔。

“大雁塔”这个名字的来历说法?

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来历,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关系(5)

唐代以后历经战火,明代重修加固,为今天的“大雁塔”原型

唐代以后,寺院历遭兵火,除塔之外所有殿宇全被烧毁。今寺内大殿、东西厢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均为明、清时期重建。

大雁塔在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修葺时,在塔身唐砖之外,又紧砌了一层明砖,使其更加坚固。

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进行修葺时,缩小寺院规模,仅保留了以大雁塔所在的西院范围。建国后,对大慈恩寺和大雁塔修葺一新,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来历,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关系(6)

大雁塔倾斜之谜

大雁塔初修建于唐永三年(公元652年),现通高64.5米,共七层,是西安标志性古建筑之一。

游客到大雁塔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大雁塔竟然是斜的。到如今实际测量后,会得出塔身向西的偏离程度竟达到1006.4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雁塔成为比萨斜塔了?

据史料记,早在1719年就发现大雁塔有倾斜的现象了,1985年已达到998毫米,现在更达到1米多一点。虽然说:“古塔十有九斜”,但这种倾料毕竟让老百姓疑惑,担心大雁塔会因此倒塌。

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来历,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关系(7)

经过当地文物部门和地质部门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大雁塔倾斜之谜的基本情况已经搞清楚了,原来,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安地区一共有四个漏斗型的下沉结构,而大雁塔所处的位置好在其中一个下沉結构的边缘,加上周边群众打井、土,和6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造成了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倾斜下沉。

近年来,随着西安地下水位的改善,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加强,大雁塔不均勾下沉的现象已经明显减缓,而且出现了回弹和恢复的现象,有关部门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座千年古塔,相信大雁塔在科学的保护下,必然得到改善,延年益寿!

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来历,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关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