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众望
他的故事已经广为大家所知:
出生在生活极度困难的家庭,母亲瘫痪常年卧病在床,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维持。
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7年高考以684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
考入大学后,他拒绝资助,“自己解决学费,不想欠人情”。
这样的家庭你还会感慨投胎是个技术活吗?
事实上,有很多原生家庭不好却成长得出色的人,你一定见过,也许就是你的同学、朋友。
他们就是那些“30岁以后的长相靠自己”的人。
我做了妈妈后,也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原生家庭留下的不良印记,也常思考如何不让它们再烙在我女儿身上。
这方面的成长,我有以下感触:
1,看见伤害
我是穷人家长大的,父母没能力、也没资源做出什么大事业,还养着三个孩子,让子女吃饱穿暖,能上学读书,能顺利长大就是他们能做的全部了。
我父母有着传统家长的很多优点:勤劳善良、坚韧、有责任心。我父亲是个严父,脾气急躁、强势,因为养家的压力太大了。
小时候我很爱哭,这让父母很厌烦,他们太忙了,无暇顾及一个小孩的感受。
记得那时哭起来总是被晾一边,没人搭理,被说几句“没用”,“不懂事”,“长不大”之后,父亲看着烦就呵斥几句。
后来我就不再当着他们面哭,而是常常躲起来哭了。
像很多孩子一样,因为哭被认为是不好的,是错误,我在这种情感压抑、忽视中长大。
当了妈以后,有时遇到女儿大哭我会莫名的烦躁,恨不得她立刻收声,或者干脆消失,世界重归太平。
--我发现我的态度跟我父亲一模一样。
我开始想为什么。
从心理学书中读到了投射的概念,我开始分析:我忍不住烦女儿,是因为父母曾经这样对我,压制我对关爱的渴望。
父母的否定内化成了我的自我否定,我不能接受自己,也不能接受女儿。
而女儿的哭泣一次又一次提醒我曾经是个被冷落的、缺爱的孩子,我厌恶这种提醒,所以只想要她消失。
我把我的内心感受投射到了她身上,看不见她本身。
想想,女儿是个全新的生命,她不知道我的过去,更不了解外婆外公,她跟我的原生伤害是无关的,让伤害在她身上重演,她不是很无辜吗?
2,养育孩子,疗愈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最终的结果是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我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女儿一哭就会感到失控,所以想竭力去控制----内心无力就会渴望外界环境能够稳定。
也就是内在力量不够,没有能量面对“意外”,一点小事就激起烦躁、焦虑,平静应对事情的能力差。
很多控制欲强的人意识不到这点,抗拒当下发生的事情,认为那“不该发生”,他人有错。通过抱怨、指责来控制他人,这种对外攻击是种自我防御,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所以如何让自己变得有力量呢?
”从小缺爱的孩子,渴望爱,如果没有得到爱,这渴望就一直令他焦虑,令他有匮乏感”----我也有这样的匮乏感,自然我给不出我没有的东西,不懂怎么去爱,也没有爱的方法。
好在现在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很普及,我也学到“看见”、“共情”。
于是笨拙地、甚至难为情地去践行:觉察自己的情绪,看见自己,接纳自己,不再把自己的情感好恶投射到女儿身上,在她哭时耐心地把她哄好,不让她孤单。
爱女儿,女儿会回我更多的爱,这种有爱互动似乎让我回到了童年,抚慰了我“内心的小孩”,我也变得能够接受哭泣的她。
通过学会爱去疗伤, 养育孩子就是疗愈自己,我得感谢我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