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措并举扩内需、稳外贸 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畅通“双循环” 激活新动能
不久前,第131届广交会在云端圆满落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新“成绩单”——官网累计访客数1009万人,访问量3390万次,共有2.55万家参展企业再次搭乘“云快车”……五次“上云”的广交会,已经实现“系统更稳定,功能更完善,对接更高效,服务更到位”的目标,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将优质产品带到这个平台,向海内外客商展示。
这是广东通盘谋划全省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全面部署推进贸易强省建设的缩影之一。当前,广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夯实科技“硬基础”、借力碳中和“加速度”,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开放大省,广东多措并举扩内需、稳外贸,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提升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林晓丽、方晴
广东省外贸进出口从2016年的6.3万亿元相继迈上7万亿元、8万亿元大台阶,实际使用外资从1300亿元突破到18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5万亿元跃升上4万亿元台阶。
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6万家,16家企业上榜2021年世界500强,215家科技型企业入选2020年度中国创新能力千强企业,全省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广东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数据图谱,大力推动内外资上下游配套和协同发展。年到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五年累计218个。
作为全国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至2021年末,广东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1.997亿吨、46.1亿元,稳居全国各区域碳市场首位。
数字化:借“新形式新动能”畅通经济循环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化遭遇逆流,供应链韧性也迎来考验。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近年来的转型举措正是广东畅通经济循环,扎实推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缩影。
数字化转型,是紧跟贸易发展潮流的关键一招。“第127届广交会转为线上举办时,我就将这几个房间都打造成直播间,以前从来不看直播的我们也从零开始积极学习,从直播外行人转型为行家里手。”在广州轻工集团纺织公司旗下纺织服装外贸业务相关负责人张菁看来,广交会的数字化转型也推动企业升级调整适应发展新方向。这种“上云”的新趋势,不仅能够让外商远隔重洋便能了解中国产品,更方便国内采购商及时把握产品潮流,全球客商足不出户就能“买全球、卖全球”。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一环。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加快释放,为电子家电、轻工等出口行业提供了内销市场。从消费升级看,广东部分外贸企业正从传统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可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出口转内销成了很多广东外贸企业的新选择。广交会在推动双循环方面的努力为这一“老话题”带来“新注解”。在第128届广交会“国内国际双循环、内贸外贸齐驱动——广交会双循环促进活动”上,广东省商务厅现场发布广东省关于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的13条措施。
出于对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考虑,2021年9月,历经65年成长的广交会首次对境内采购商全面开放。打造了匹配对应高变通率、高灵活性的柔性生产型供应链的广州本土企业名创优品,看到了广交会的广阔空间,表示“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新时代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名创优品发现挖掘优质供应商的重要渠道”。
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是推动双循环持续发展的创新一步。广交会之外,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不断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从2016年的228亿元跃升至2021年3310亿元,年均增长92.1%;市场采购出口从2017年的815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3159亿元,年均增长40.3%。
据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广东先后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离岸贸易、国际分拨等外贸新业态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一套有力支撑广东外贸新业态强劲发展的政策体系。
动力源:凭“硬核科创实力”提升竞争优势
3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批准南京诺唯赞、北京金沃夫、深圳华大因源、广州万孚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5款获批上市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中,2款来自广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万孚生物第一时间成立科研攻关小组,第一时间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系列检测试剂新品的研发。其中,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均是我国首次获批的新冠快速检测产品。”万孚生物高级副总裁康可人介绍道。
科技是抗疫的底气。从2019年到2021年,万孚生物高强度研发投入从1.9亿元跃升到4.59亿元,研发出多种快速精准、简便易用的检测产品,提供“核酸PCR 抗原 抗体”三位一体的新冠检测产品与解决方案。
实力是畅通“双循环”的基础。早在去年,万孚生物便“叩开”多国新冠自测试剂市场大门——相继取得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卢森堡、奥地利等国认证,并于去年6月取得欧盟CE认证。作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新冠抗原试剂生产企业之一,它的新冠系列检测试剂如今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是广东省疫情科研攻关的重点方向之一。广东多点布局研发核酸检测产品,累计19个检测试剂取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居全国首位。
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是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迈入“十四五”,广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培育一批创新标杆企业;培育一批掌握颠覆性技术、拥有爆发成长潜质的未来型企业;通过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规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融通创新等,形成广东企业“千军万马齐创新”的局面。
企业得以成为创新主体,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离不开创新大环境的滋养:广东建立了省级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池,联合14个地市建立了16个省市联动资金池,撬动银行机构为6848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532.37亿元,助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升级蝶变。
2021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蝉联第一,实现全国“五连冠”;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3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4%;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在粤外国人才约占全国1/5,全省研发人员超110万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蝉联全球第二位。
加速度:以“碳达峰碳中和”牵引转型升级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战略,需要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
4月21日,广州城投、广州交投、南方电网、广汽埃安等合作伙伴举行“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广州)启动暨埃安超级充换电中心落成”活动。按照规划,2025年将有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在广州建成,实现1.5km半径覆盖,找站时间减少到5分钟以内。这意味着,广州将迎来新能源车充电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并率先成为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广州的纯电动车用户出行体验也进一步优化。
生产供应方面,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广东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89.6%,产量占全国比重16.2%。广州新能源汽车实现产值与产量同比均增长1.4倍。
新能源汽车在广东的快速成长,是广东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在实现“双碳”目标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广东省碳排放强度位居全国第二低,仅次于北京。从2010年到2020年,广东省超额完成碳排放强度目标,累计下降超44%。
3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宣布,有13家新工厂加入其全球灯塔网络,广东企业美的两家工厂双双入选。美的对“灯塔工厂”未来部署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工厂,譬如将绿色元素融入智能制造体系中,未来建设成为绿色透明的智慧工厂以及围绕土地的集约化、原料的无害化、生产的洁净化,废物的资源化、能源的低碳化等5个方面打造绿色智能工厂。相关人士表示,美的正以“灯塔工厂”和“灯塔网络”为基础,输出美的打造灯塔工厂的经验,更好地赋能产业、共建生态,助力中国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绿色发展的“试验场”上,广东绿色金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备受瞩目的广州期货交易所,正稳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新能源金属等绿色发展类期货产品研究上市工作。在业内看来,中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衍生品市场,碳期货市场未来可期。
广州实践
一个压缩机轻型化背后的科技升级之路
在第131届广交会上,广州工控“云上”直播间吸引不少采购商咨询。其中,体积更小的微型变频冰箱压缩机成为该企业在本次展会的亮点,受到不少国内外客商的追捧。
与市场同类产品对比,这款万宝微型变频冰箱压缩机体积减小26%以上,整机重量仅为3公斤左右。压缩机体积的减小,对厂商来说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对用户来说意味着冰箱拥有更大的空间。“从6公斤到3公斤,背后是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不断突破技术难点。”万宝压缩机技术中心主任陆海江告诉记者,为了攻克小型化技术难题,技术团队经过两年半的持续改进,该产品才终于获得量产。
除了产品技术不断创新突破,这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也不断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一排排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大量的智能运输AGV小车来回穿梭,生产线上的智能机械臂正挥舞着进行焊接、搬运、插拔等精细工作……这是万宝压缩机从化生产基地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据介绍,这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智能工厂之一,6月底将正式投产。偌大的厂区,记者看到都是忙碌的全自动机械设备在工作,零星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巡视设备。
“从化生产基地通过引入智能化装备,先进的物流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实现数字化智能工厂。”万宝压缩机常务副总经理邓承武介绍,科技赋能之下,人均生产效率提升约60%,五秒时间就生产出一台制冷压缩机,比传统生产过程压缩时长20%。
这不仅是一个智能工厂,还是一个绿色工厂。据介绍,在该智能工厂里,能耗大幅下降,用电可以节约20%,连工业废水经过过滤系统的处理,都能变成生活用水,满足工厂内清洁、消防等各种用途。
这家企业从产品到工厂的技术创新升级,是广州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在“互联、数据、共享、平台、绿色”为特征的新工业时代,“数智化”成为广州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命题,以减碳和绿色转型为目标的制造业风口已悄然来临。通过打造先进制造技术生态,从“生产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推进行业整体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技术创新是发展的根本路径,我们将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战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邓承武表示。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