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他在王秀娥去世几年后没有再娶,一种可能是他暂时不想找,另外一种可能是他暂时没遇到合适的,老丁当时的情况跟王振彪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王振彪老婆死的时候,王海洋已经长大,再说王振彪只有王海洋一个儿子,不管他再婚娶谁,那个女人嫁过来后不用照顾孩子,不用付出太多。
可他老丁有四个儿子不说,王秀娥是生四样时难产去世的。一个在襁褓中的孩子,再加上上面三个没成年的儿子,有谁愿意当四个儿子的后妈?不管是谁嫁给他,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辛苦,必须要抚育并照顾四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女人肯选择他,真需要有魄力。
而且,老丁心中也有主意,他一心想娶个安杰那样有文化的女人。所以,两相比较之下,老丁在王秀娥死后多年没有再娶,并不能说明他对王秀娥有多深情,只是一种现实的不理想罢了。
从老丁对王秀娥的嫌弃来看,他平日里对妻子也不算多好。江德福回家后做饭洗碗,老丁就会坐在那里看报纸,他从来不肯帮助妻子分担家务。
他在家务上不帮助妻子倒也罢了,我们从王秀娥不停地说他心里有安杰可以分析出,老丁对妻子不好,王秀娥没有安全感。
李筱懿说:人类的一切不安全感统统来自不自信,来自对未知不可控的惧怕,来自对能力和愿望不匹配的担心。
王秀娥没有在老丁身上感受到安全感,所以才会一直抱怨。如果他对妻子好,王秀娥能感受到他的爱,就会有安全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停地拿安杰说事,更不会在知道安杰要去岛上找江德福时,欣喜若狂了。
亦舒说过:真正属于你的爱情不会叫你痛苦,爱你的人,不会叫你患得患失。
王秀娥的痛苦唠叨和患得患失都说明老丁根本就不爱她,这样一个可悲的女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丈夫,知道丈夫心里没有她,但是却又没办法,只好用不停地抱怨来提醒丈夫自己的存在和委屈。但她的提醒和抱怨落在老丁耳中是烦不胜烦。
剧中有个情节,有一次王秀娥再次说老丁喜欢安杰,正在洗脚的老丁气得摔了毛巾,说这日子没法过了。他气呼呼去宿舍睡,刚好江德福也在,江德福跟他说起安杰和德花老干架的事情,老丁一句话就暴露他的婚姻状态。
他说:“至少你心里还有好受的时候,我这心里连好受的时候都没有。”就这一句话,让我们对这个男人心生同情的同时,却又怪他执念太深。
他在婚姻中没有得到过幸福,他是痛苦的。但他这痛苦怪得了谁?如果不肯屈服命运,那就 用自己的能力去抗争。既然接受命运的安排,那就放下心中的一切执念,好好地过日子。而不是一边接受命运的安排,一边又抱怨着不肯妥协。
这世上本就没有两个生来就合拍的男女,很多恩爱的夫妻都是在生活的磨砺中一点点磨去婚前的棱角,把最好的那一面留给婚后的爱人。他们能够看到对方的好,知道对对方感恩,能够彼此体谅,知道换位思考。他们知道敬畏感情,敬畏婚姻。知道在婚姻中除了爱,还有责任和义务,良知和承诺,婚后他们会用包容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另一半。他们会承担起自己该尽的责任。他们爱爱人,爱孩子,爱自己的家。
像老丁这样,妻子没文化你可以引导他,夫妻之间本来就是互相影响彼此渗透的,江德福同样没文化,但安杰就没有整天纠结在这件事上。
可是老丁却一直活在痛苦中。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人生是不可预测的,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那么曲折。
没有人生来就幸福,也没有人生来就万事顺遂,人生本来就是有痛苦和欢乐组合而成,我们也是在历经一次次的痛苦绝望之中看破一切,看淡得失,把痛苦化作前进的动力,去成长,去远航。
既然已经娶妻生子,就应该放下心中那些执念,而不是一边享受着妻子的照顾,一边心里拿妻子和别的女人做比较,要知道这世上就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和人之间也不能用来做不比较,如果一味拿自己妻子的短处和别的女人长处作比较,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老丁在妻子死后几年,遇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女人,葛美霞是渔霸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她长得也漂亮,说话一板一眼心中有谱。两人很快陷入热恋,并且向上级打了结婚报告,然而却遭到王振彪的反对,说他俩不合适。老丁遇到的情况和江德福当年娶安杰如出一辙,江德福没有放弃,他对安杰说,不到最后一刻就绝不放弃,他不懈地做努力,终于如愿娶到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