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有很多个民族,其中,有一个民族的名字叫做“哈萨克”,这其实是“乌孙”的音译。研究人员调查指出,这个词并不是在15世纪才出现的,早在秦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存在了。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叫做“乌孙”。这个称谓虽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当年从河西走廊至新疆这一片都是被乌孙所占领的地方。
随着几百年的时光流逝,乌孙也从历史中消失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的?我们下面就来讲一讲。
在很早很早以前,乌孙是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对于中原人士来讲,他们就是边境的“蛮夷”,跟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一样,他们也是游牧一族“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从史料来看,乌孙主要在河西走廊一带活动,后来,逐步地向伊犁河流域迁徙。在那之后,乌孙就在那立国了——乌孙国。
其实,关于乌孙人的种属不清楚,提到乌孙人种族形态学的资料很少。颜师古对《汉书·西域传》作的一个注中提到“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按此说法,乌孙人应为赤发碧眼、浅色素之欧洲人种。在之后的东晋年间,乌孙曾经和柔然打过仗,但是,由于军事实力不如对方,所以,战败后乌孙人又过上了游牧的生活。
从这以后,乌孙人继续向南边迁徙到达了帕米尔高原,然后,就从中国历史中消失了。
最早出现“乌苏”这个词的时候是在西汉,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当年,刘彻为了击败匈奴,曾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想跟西边的一些国家例如大月氏联合作战。不过,看来张骞的运气不太好,在途中被匈奴人抓住了。虽然说,匈奴人并没有立马*了他,但却将他整整囚禁了十年,在被囚禁的岁月里,张骞打听到了很多西域的秘闻。
《史记》中曾经说道:“张骞回国后向皇帝复命时提到过,在匈奴的西方有一个小国家叫做‘乌孙’,他们的皇帝被叫做‘昆莫’。”汉人久居中原地区,向来自视甚高,几乎从来不会关心边境小国的情况,更不会用皇帝这个词来形容一个小国的王。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史书中,比如《史记》等书中曾经提到过乌孙王昆莫这样的说法,这就是把音和义结合起来,让人容易理解。
不过,这种说法跟我们国内常使用的“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等这样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但就根据实际而言,张骞嘴里的昆莫跟它的本来含义是有一点差距的,所以,人们更加能够接受昆弥王这个说法。我们从另外的史书中找到一些资料,可以知道这两种称号都可以用来指代乌孙的王,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乌孙人”自称为“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