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蝶尾龙睛
22、鱼尾根札者难于过冬,绺尾者易养,此论最验。
说是鱼尾巴跟丧家犬一样老是夹着的金鱼,这样的金鱼不好过冬,应该是这样的金鱼先天禀赋不足,营养不够,体质弱,会显示出收缩的状态,冬天不吃东西,没有足够的养分支持,就难于过冬的道理吧。平常体质就好,气血旺盛,尾巴散开的,这样的鱼是好养的。这个是以宽尾龙睛而论。
23、冬入室时水不能晒,即用生水,次日移入,然须于院中见冰后入屋。惊蛰时即可出屋,若天寒亦可迟几日。春分前后亦不必晒水。天寒井底暖,新水不冷,若晒则反冷矣。
金鱼在霜降前后要入室,因为之后一冬天都不换水,头一天要换上生水,不能晒太阳,怕太阳一晒,生了青苔,污染水质,第二天就进屋子。
当然鱼缸进屋子,不能早了,早了天气和暖,水质还是要坏的,要头一天,院子里结了薄冰了,再移动不迟。
在惊蛰和春分之间(阳历三月中旬,农历二月前后,不上冰了)就能出屋子。以前燕城里养金鱼都用苦井水,井水是恒温的,因为农历二月间,华北地方还冷的,春分时打上的水不能晒,一晒反而凉了,直接加进鱼缸就行了。但是现在养鱼都用自来水,非晒不可的,拿个温度计量一量就好了。
颌泡玉兔
24、又法,养鱼先要讲究水之活,鱼得长生矣。如居家吃水缸内投以食,鱼其能经久存活者,以其每日去旧更新,非取水之故也。
这个又法,就是和前面介绍的不一样,说是养鱼要养的好就要勤换鱼,哦不,勤换水。家里的水缸里以前都会放几条鱼,这些鱼能活好久的,就是因为每天都换水的缘故。
盖新水入缸三日必浑,三日后澄清,四日水性侧立,方可下鱼。
说是新水入缸三天就会浑,三天以后才会清,第四天才能放鱼。好像是这样的,新水放进去,不是清的,会发白,等待里面的微生系统稳定了,就可以放鱼了,一般是四天的时间。
下鱼之后,春末犹寒,隔一日撤换新水一次。交夏之后,一日撤换一次。
换水的频率是春天两天一换,夏天一日一换,古法养鱼有些累,幸好现在有过滤系统了,要不然水费都交不起。
撤换之法,先用倒流吸筒吸出缸底泥滓,添入新汲井水,不用甜水、河水。
换水前要把底部的脏东西吸出来,再加井水,不用甜水和河水(此法又不用河水了,寄生虫问题那个时候也存在的)。
如盛五担水之缸,每日撤换一担,视缸之大小,以此类推。
每次更换五分之一就可以了,这个参考数据比较有用。
有鱼之水,七日必浑。浑则当移鱼他缸,刷净原缸,全换新水,晒过三四日之水再入鱼。入鱼之后照旧撤换。
一旦忘记及时更换鱼水,水质恶化,就不能按照五分之一的方法换水了,要挪鱼。把旧缸刷洗干净,怕里面的有害藻类繁殖,换新水,等第四天再放鱼。
一交秋令,水自澄清,无俟添换矣。
秋水自清,就不必勤换水了。
鱼虫
25、缸内不放闸草,一恐鱼虫藏匿致鱼不得食,二恐草烂水臭以致鱼生虱蚁之患。
平时养鱼的缸里不放水草,放了水草,一方面,鱼虫会藏在草间,金鱼吃不到,之后就腐坏污染水质了。现在的鱼缸,投喂活食也是尽量让鱼缸里别摆些啰嗦,让金鱼家徒四壁就可以了。要是里面又是底沙,又是水草,又是假山,尽量不要投喂活食,用上浮式饲料就可以;另外,水草也有寿命,会腐烂,令水跌酸,夹着草金养的话,可以把水草吃一些,不至于烂,但是不能养多了,多了就啃光了。还有在外面捞的水草上还会有金鱼天敌的卵,寄生虫,就索性不放了。我的水草是自己缸里养的,加了水草灯,鱼草疯长,捞一点放进鱼缸里,灯一打,红鱼绿草青石极好看的,放一条极小的草金,吃一些水草,大了就换走,要不然长的水草不够它啃的。
26、谷雨前后便可喂虫。一交九月节,鱼自不食矣。
谷雨前后气温升了,有了虫了就可以喂虫,外面的来的虫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不如不喂,之后小编会介绍金鱼喂养的菜单,现在金鱼吃的东西可多了,不用天天琢磨捞虫。
27、至鱼无故浮水面,口出水上空吸吐泡者,乃是受热之故,速添新汲凉水以解之。若鱼沉缸底懒动,是受寒之故,速捞入浅水内晒之。
鱼也知道冷热,热了上浮,冷了沉底,要用兑凉水和晒盆的方法调节。现在都有温控系统了,格外方便。
28、鱼或歪倒浮游,或如死水中,及动之腮仍能张翕,急取出以盐擦之,另盆养之,犹可得活。俟其涎沫吐净,方可置原缸内。
这个在上篇介绍过,中暑、感冒都可以这样,赶快用盐擦一下(做成咸鱼,等待翻身,哈哈哈哈哈哈),另换盆养着,等着它呕吐出卡在喉咙里额老痰就好了(这个说的有点玄乎,我没见过金鱼吐黑色涎沫的),可以放会原来的缸里。以前没有很多鱼药,大盐就是万能鱼药。
29、冬鱼出房不可太早。于清明前后,置于向阳之处,用木板盖覆。天若和暖,一日撤板一块,渐次撤去。若骤然不盖,夜间寒霜侵入,鱼必受伤。
这里有另外的看法,之前说是惊蛰到春分出缸,这里还要再晚半个月,都成。到了清明,还得放在向阳的地方,上面用多条木板盖着,每天撤去一块,担心骤然变化,鱼受不了,这是谨小慎微的做法。
清朝延禧宫里也养过不少金鱼,图为端康皇贵太妃他他拉氏在观赏木海里的金鱼
30、夏月伏暑之时,必当半遮半露,不可使鱼受热毒。
夏天的时候要遮阳,这里是要遮一半,之前的方式是九点钟的时候,用帘子苫上,也算是半遮阴。防止水温过高,引起金鱼中暑。
31、雨水性沉,日色蒸晒,必致发变。著雨后,一俟晴明,即用倒流吸桶撤净缸底雨水,则无害矣。若降雨之先将缸添满,或缸有水孔,随落随流,雨水不能到底,则不必撤之矣。
说是雨水是不利于养金鱼的,现在看来,雨水是偏酸性的,落入鱼缸会引起鱼水跌酸,引发鱼病。但是古人观察到,雨水的密度要比鱼水大,下雨后,只要不搅动,养鱼水就会在雨水上面,用吸管把水缸下面的水抽走就没事了。或者下雨前,把鱼缸的水加满,雨水不易混进鱼缸水,也没有关系。再就是在水缸旁边一定高度开眼,就像洗手间的洗手盆边的眼一样,到了一定高度就流到外面去了,雨水不会和养鱼水混合,也没有关系,就不必换水了。
32、冬月蓄鱼之法,不须喂虫,亦不必晒水。添撤只要视水有浑色,便取新水换之。以纯阳之性在地下,井水性暖故也。置放处不可令缸底实贴坑上,须用矮架托之。亦不可过暖,即水面有薄冰亦无妨。缸口用纸封之,不致于落灰尘,更省遮盖也。
这是说冬天保存金鱼的办法:气温降到1℃以下,就不必喂食,也不用晒水,水混了就要换新水,因为冬天难保温度没有一丢丢波动,以前有没有恒温设备。
因为屋里土地的温度有可能要高于1℃,鱼缸不能贴地放,防止温度波动,要用架子托起来。只要别太结了冰老厚,稍微有点冰不碍事的。水缸口可以干脆用纸封了,这样透气又不落灰。
33、喂鱼之法。须将捞来红虫用清水漂净,否则虫之臭水入缸,净水为之败坏矣。喂鱼虫不拘时候,日不可留余虫也,夜恐虫浮水面,鱼不得受甘露之益。若一时不得鱼虫,或用鸡鸭血和白面晒干为细虫喂之,或用晒干鱼虫及淡金钩虾米为末饲之,皆可。
外来的红虫要漂洗,这个之前说过的,睡觉前要清理鱼缸,不可留虫在缸里过夜。以前得不着鱼虫的地方,可以用鸡鸭的血拌了白面,摊开晾干,再切细了喂鱼,或者把鱼虫晒干、甜晒(不加盐)的小金钩虾米也行,现在鱼食的品种多了去了,活的*在花鸟市场上四季都有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