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马蹄莲的花期有多长,马蹄莲养几年才能开花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2:40:54

马蹄莲的生长特性与盆栽技术

_李翠英

马蹄莲又叫水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肥大的肉质块茎,其花形奇特,花苞色彩多样,宛如马蹄,故名马蹄莲。其叶片多为鲜绿色,唯有黄色马蹄莲的叶片具有白色透明斑点,叶梗修长,轻盈多姿,可谓花叶俱佳。马蹄莲多在秋末和早春开花,花期可延续至初夏,而盛夏时叶片会大量枯黄,新叶不发,处于休眠期。立秋后才重新萌芽。现将其生长特性和盆栽技术介绍如下。

盆栽马蹄莲的花期有多长,马蹄莲养几年才能开花(1)

1.生长特性

马蹄莲原产南美洲和非洲南部地区。常生长于沼泽地带或河流小溪旁,喜欢温暖湿润及疏阴的环境,不耐寒冷和干旱。

(1)温度 马蹄莲生长适温20℃~25℃,最低温度10℃。因此,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均作盆栽,霜降前移入室内过冬。

(2)土壤及水分 马蹄莲生长期间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一般要求土壤比较潮湿。若盆栽土壤水分不足,就会出现叶柄折断现象。在整个栽培周期中,马蹄莲对水分需求是从少到多,刚上盆时,对水分的需求稍少一些,真叶出现并迅速生长后浇水量和浇水频率都应有所增加。

(3)光照 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同。开始生长阶段,较耐荫蔽;进入生长旺盛阶段,要求具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在开花期,光照充足,开花旺盛而艳丽;光照弱则植株生长势差且着花数量少,尤其是在温度最高时提高光照强度至关重要。但过高强度的阳光直射,对马蹄莲生长不利。

2.繁殖方法

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法,多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1)春季分株 宜在开花后进行,挖取母株块茎四周萌发的小蘖芽,单独栽入盆中,大的蘖芽经过一个生长季的培养,第二年早春即可开花;小的蘖芽则需要两年的培育才能开花。

(2)秋季分株 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结合换盆进行。最好选用开花种球,而大块茎比小块茎开花早。种植时块茎必须用*菌剂消毒,分株时将母株的小块茎剥下上盆分栽即可。

3.种植管理

(1)配制栽培土 盆栽马蹄莲宜选用疏松肥沃、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可用细碎的塘泥土(或粘质细沙土)2 份、腐叶土(或堆肥)1份,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等混杂而成。用口径30~40厘米的花盆,每盆栽3~4个块茎,覆土后随即浇一次透水,放在阴凉处。

(2)翻盆换土 对原已种植的盆栽马蹄莲,要做到连年开花,一般应翻盆换土2 次。一般选用较大的盆,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土面积,满足马蹄莲生长对肥料的需要。第一次翻盆应在4月初冬花过后进行,第二次在立秋后进行。若根茎已布满全盆,必须进行分株,每株不要超过3个叶丛。培养土需疏松通气并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还需施入充足的底肥,以保证盆内营养的持久供应。

(3)日常管理 马蹄莲喜欢暖和湿润,并稍有遮阴的环境,但花期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保持每天 3~5 个小时的光照为宜,否则长出的佛焰苞带绿色、叶柄伸长,影响观赏价值。夏季需要遮阴并经常喷水降温,保持盆土湿润青钱柳头条号网络首发。生长期需多浇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饼水等液肥与化肥(复合肥)轮换施用,每隔 2 周追肥 1次。追施液肥时切忌肥液流到叶柄上进入叶鞘内,否则引起黄叶或腐烂。盆栽马蹄莲追施硫酸亚铁能使马蹄莲叶片变大、变厚、变绿 、平滑而有光泽,且叶柄不易伸长,从而保证叶片美观,同时也能促使花蕾形成,延长花期。具体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稀释成 2%的溶液,每隔一个月浇施1次,每次浇透即可。

(4)适时修剪 马蹄莲叶片寿命较短,新叶片长出后外围的老叶开始变黄,要及时将黄叶剪掉。花谢后也应及时剪除残花和花莛,否则会因结实而消耗养分,影响以后开花。浇水时不要向株丛上喷洒,以防修剪处腐烂而感染全株。

(5)适时入室 待寒露节后移入室内,置于阳光充足处,白天室温保持在15℃以上,夜晚不低于10℃。保持盆土湿润,每7~10天追施薄肥1次,每隔一周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洗叶面一次,以保持叶面清新、碧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