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在大事上又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严重不符。对家里人贩毒,他持有一种抗拒又接受的心理,完全意识不到贩毒的危害性。毛杰甚至一脸期待地告诉安心,如果安心需要他去贩毒,他就去。法律意识淡薄到令人发指。
安心的犹豫不决是日后悲剧的导火索,但如果毛杰不贩毒,这顶多是个桃色新闻,是安心、铁军以及毛杰之间的个人情感纠葛,属于小型炸弹,但安心(缉毒警察)与毛杰(贩毒)身份上的对立以及毛杰偏执的性格直接让小炸弹进化成核武器,引发了后续一连串的悲剧。
只能说,孽缘啊~
2011年《新玉观音》风格与旧版大相径庭,偏偶像化。里面的主要角色相当白莲(褒义),删去了张铁军,安心的出轨自然也不存在,杨瑞对钟宁的追求不为所动、守身如玉,毛杰则压根不知道家里贩毒。
人物很正能量,但私以为旧版《玉观音》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人物的立体性,他们会犹豫、徘徊、迷茫,有自私、*、胆怯,但同样乐于奉献、无私且勇敢,
尤其是安心,似婊非婊,命途多舛,让人爱恨交加、欲罢不能、仰天长啸。
还有性格鲜明的配角,钟宁脾气火爆、爱憎分明,钟国庆(钟宁哥哥)心思深沉、不怒自威,刘明浩(杨瑞好哥们)贪财势利但同样讲义气,
钟宁钟国庆诬告杨瑞收回扣,刘明浩作为唯一的证人临阵倒戈,害得杨瑞险些坐牢。三个角色都不能算正面,但观众就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可爱点,有些观众甚至喜欢钟宁多于安心。
电视剧最后,失去孩子的安心悲痛欲绝,深觉自己无法像常人一样享受幸福,于是离开杨瑞,重回缉毒前线。
但电视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安心有没有重获拥抱幸福的勇气,有没有回到杨瑞身边,只能留给各位观众去分析、猜测,这多少让人有些意难平。
直到现在,"安心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安心为什么要离开杨瑞"等问题,依旧会被网友拿出来讨论,好坏都有,但大部分网友还是怀着悲悯的心情看待安心。
正是人物的多面性和肉眼可见的成长,观众才会对剧情、人物产生多重理解和解读。
反而现在的影视剧,尽管编剧想要极力塑造正直善良、刚正不阿的女主形象,但角色性格单一、行为逻辑站不住脚,放在现实环境下更显得愚蠢可笑,最后人设翻车,沦为笑料。
好的作品除了让观众有想象、解读的空间外,还能带来反思,安心与"一生的错误"毛杰纠缠不清,成为她悲剧命运的伏笔;毛杰偏执癫狂,*人贩毒,最后死在警察枪口下,这些还不能提醒你要——"好好做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