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国内民众上街抗议政府签署MCC协议
在国内的强烈抗议下,今年6月,尼泊尔先是宣布终止与美国的SPP协议,接着在与印度有争议的地区派出军队进驻,驱赶走盘踞在此的印度人。
尼泊尔这两记响亮的 “耳光”,打得美国和印度晕头转向。

图片来源:环球网
不用说,向来“温顺”的尼泊尔敢和美国和印度“叫板”,背后是找到了真正可以依靠的大国力量。
8月初,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尼泊尔也是最先发表声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南亚国家之一。
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很多对外援建项目,总被人诟病是“赔本”买卖,可事实真是如此么?

大国外交,有担当才有朋友
2020年10月25日,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的拉合尔轻轨线路正式运行,日均承载量可以达到25万人,当地人平均通勤时间从2个半小时压缩到45分钟。
造价16亿美元,被誉为“橙线”的轻轨,钱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工程则是由北方国际总揽,还包括为期8年的运营及维护合同。
换句话说,这项工程造福巴基斯坦不假,可中国出的钱其实是从一个口袋装进另一个口袋,并不亏。

巴基斯坦拉合尔轻轨。图片来源:广州地铁
不过,对外援建并不是都要如此“精明”,既然提出“大国担当”很多时候也得做很多不赚钱的项目。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援建喀喇昆仑公路,打通了中巴唯一一条陆路通道;
随后又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了大型会展中心——中巴友谊中心;
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国家公路网N5和N55公路;
在首都伊斯兰堡建设太阳能照明工程,为国会大厦修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等,这些项目大多是中国出钱,巴基斯坦落实惠。
疫情肆虐时,也是中国免费向巴基斯坦提供新冠疫苗援助,并将免疫工作覆盖到其最偏远的山区。
在巴基斯坦,中国还在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给予无私援助和指导。同时还出资在落后地区建设医院、学校,提供太阳能水泵和净水设备,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
巴基斯坦也投桃报李,中国5.12汶川大地震时,送来宝贵救灾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