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由于城市人工发热、水泥沥青路面的增加,导致城市”高温化“。而郊区的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城市与郊区形成了温度差,产生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分为两部分:城市风、郊区风。
①形成的基础:1)城市的温度较高,气流受热上升,在高空聚集形成高压区;2)近地表由于空气流出,形成低压区;3)郊区温度较低,气流受冷下沉,在近地表形成高压区;
②城市风:城市高空的气压较高,因此只能向两侧的郊区流动,便形成了从城市流向郊区的风,即为城市风;
③郊区风:郊区近地表的气压较高,城市近地表的气压较低,因此郊区的气流会”涌“进城市近地表。便形成了从郊区流向城市的风,即为郊区风。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总体来看包括两部分:①在高空,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②在近地表,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
图1 城市风与郊区风
例题
图2 例题
答案:C、D
精讲精析:(1)分析“海面城市”的影响。①海绵城市通过减少水泥路面的面积,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加雨水的下渗,补充地下水;②城市绿地的增多,会减少城市与郊区的温差,减弱城郊间热力环流;③海面城市的建设,会补充地下水,减缓因过渡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④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可以防止海水入侵,而不是海水倒灌(倒灌发生在地表,入侵发生在地下);⑤酸雨的产生与大气污染有关,与地表地下的水分多少关系不大。
(2)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措施。①建设海面城市,即增加地面的水分下渗。而耕地、湿地都可以顺利的让水分下渗,因此不是最有效的措施;②铺设防渗路面,恰恰减少了水分下渗;③完善排水系统,与地表下渗的关系不大;④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有效地增加水分的下渗。
总结
-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平时蓄水和净水,在干旱时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移。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①建设“海绵体”,例如河湖、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和绿色屋顶等,提高蓄水能力,调节雨水径流;
②建设排水排涝设施,提高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图3 海绵城市示意图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